2)第三八二章 弱智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完后,杜守义和小北来到了大院。宁家上礼拜天又搬了一次家。

  本来宁家住房足够,属于可搬可不搬的范畴。不过这次顾玲放弃了低调,毅然打了请求分房的报告。

  杜守义知道但没拦着。因为他知道,家里没有小北的房间一直是顾玲的一块心病。

  这心态和他有点像。尽管守桂一个月未必会来住一次,但那间房却一直给她留着,就仿佛这房间被人占了,他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妹妹一样...

  说来也巧,宁家这次又搬回了老房子,就是杜守义第一次登门拜见‘岳父岳母’的地方。

  宁家搬走后,那里给一位外地借调干部暂住。借调期满,人家退房回原单位了,这时顾玲正好提交报告。

  领导们接到报告似乎有些明白了。平时就她一个人住,要大房不嫌打扫累的慌吗?那是为了念旧...

  一场美丽的误会之下,宁家又回到了原来居住的地方。墙上,小伟小时候的涂鸦都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到了大院门口,建国和小伟一起出来把他们领了进去。

  小伟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小北了,一路上叽叽喳喳显得特别兴奋。

  “...姐,你怎么好像晒黑了?”

  杜守义一听......完蛋球了,以后千万别和这位小爷靠太近,省得被连累。他完全属于不知死活啊?

  和后世审美有一点点不同,这是个以白为美的年代,万万不能说女人黑。

  说女人丰满倒反而安全点,因为这年代审美标准是: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是个多毛症患者和微胖界人士如鱼得水的时代。

  就在杜守义等着看小伟挨揍时,旁边家属楼里忽然走出了个小胖子。

  “建国。”

  人家远远的打着招呼,建国却似乎不太爱搭理。

  杜守义看着那胖子有点眼熟。看着那歪带的帽子他忽然想起来了,这就是‘王主任’的三儿子,有些弱智的王跃进。原剧里一直被跃民和郑桐一伙欺负。

  这时他已经走过去了,可还是停下脚步,侧身问道:“你是王跃进?”

  “是,您是?”

  杜守义笑道:“我是宁建国的姐夫,听建国说起过你。说你为人忠厚老实,心眼实诚。是个挺不错的同学。”

  王跃进有点受宠若惊。

  杜守义不等他回应,笑道:“今天还有事,不和你聊了,以后上家来玩?”

  等杜守义走出十来步就听后面传来一声喊,“建国的姐夫再见。”

  杜守义回身笑着挥了挥手,“回见。”

  建国目睹这一幕,整个人有点懵。过了好一会儿他低声道:“姐夫,他是个弱智。”

  “我知道。我徒弟的大哥也是弱智,在外面没少受人欺负。我把他调厂里,放身边了。

  我知道你们瞧不起他。不过欺负弱智、残疾人都挺没出息的。你们下回别这么干了。”

  杜守义看中的是王跃进的爹,王主任。钟山岳隔=离时的‘牢头’。谁知道顾玲有没有那一天?

  不过他也顺带手的给建国和小伟纠纠偏。这年代,对残障人士的看法和后世有点不同。

  记得前文说过,有个工伤断指的一年四季带着白纱手套吗?真事。

  残疾在很多人眼里,甚至在有些残疾者本人的眼里是另类,甚至是耻辱。

  智障也是。在六十年代,对一家钢铁企业的退休顶替情况做过一次调研。调研报告中甚至有这样的表述:退休顶替十分混乱,一百多名顶替人员中竟然有三个弱智...

  ‘竟然’,这措辞...这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是机关学校。即使在钢铁厂这样的地方,如果智力有缺失,连父母的工作继承权都要受到质疑。

  在《血色浪漫》中也可窥见一斑,跃民他们对王老三的态度会让现代人隐隐觉得心里不太舒服。但这就是当时社会相当部分人对弱智的真实看法。

  当然,对残障人士国家是保护的。从生活到就业,有一系列的政策。非但没有歧视还有多方面照顾倾斜,就如后世‘绿色通道’一般。

  健全人兴许还有待业许久无法解决工作的,残障人士想要就业国家很快会给安排,这一点从四九年开始就一直做得很好...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