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9章许褚拦截孙坚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诺!”

  许褚虽然领命,但可以看到其面色不解。

  显然连传国玉玺是何物都没有听说过。

  荀攸等人也是满脸疑惑。

  荀攸知晓传国玉玺,只是不知刘凡为何笃定传国玉玺在孙坚手中。

  本以为已经很了解刘凡的荀攸,发现对刘凡依旧有许多不解。

  “传国玉玺乃国之重器,历代帝王都奉若奇珍。玉玺在,则代表王朝受命于天。玉玺失,则代表气数已尽。请许褚将军务必夺回,”

  荀攸对刘凡拱一下手,然后又对许褚说道。

  “如此重要,许褚誓死也要夺回!”许褚惊了一声,保证道。

  “只是末将粗人一个,不知玉玺形状,是否和吾之青绶有差别?请王上告知!”

  许褚向刘凡询问道。

  “昔日楚人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始皇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龙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道:‘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投掷王舜,摔地,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汝记住,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刘凡在皇宫亲眼见过传国玉玺,长话短说,对许褚道。

  提到传国玉玺,都会想到“卞和献玉”,“和氏之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典故。

  其历史意义太为重要,这是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因此因为传国玉玺,多引起腥风血雨。没有玉玺的皇帝,都会想方设法去搞传国玉玺,历史上有拐骗的,有抢的,有翻天覆地寻找的。

  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传国玉玺被曹氏、石勒欲盖弥彰过。后周之后,传国玉玺好似已经涅灭在历史长河中,但好像又数隐数现,使得扑朔迷离。洪武皇帝登基后,使徐达击残余蒙元势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当时已经虚无缥缈的传国玉玺。到后来,真真假假,全当聊表充数,帝王自我安慰。

  “末将一定不负王上所望!”

  许褚将刘凡的话铭记于心。

  随后引龙雀卫一千,奔向洛阳城。而刘凡则全速引骑,向谷城奔去。

  ……

  洛阳,孙坚到此之后,颇有感叹。

  他打算在化为废墟的洛阳城停顿数日之后,再往归。

  孙坚之所以冒险来洛阳,是因为让世人知道他孙坚的果敢和信义。

  他也没有想到昨夜一件不知福祸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