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平黄巾路经安邑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快五月份了,两千多骑兵没日没夜的训练,已经差不多可以上阵杀敌了,因为时间关系,刘凡并没有让他们训练箭术,而是以骑术为主。没有马镫和马鞍的时代,骑射太难。

  俗话说勤能补拙,勤也能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在无马镫、马鞍的时代,最起码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骑术,被他们半年都掌握了。

  这次出战,就是对他们骑术的磨练,褪去他们最后一丝生疏。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四山旗似晴霞卷,千马蹄如骤雨来。

  雨鬣霜蹄,用来形容刘凡带领的骑兵再好不过了。

  刘凡的坐骑墨麒麟速度飞快,他专门放慢速度与大军一起同行。

  看太阳的位置,现在已经是申时,天色不早了,刘凡下令士兵在安邑城外驻扎,休息一晚。

  快到安邑城的时候,刘凡令士兵勒马,慢慢行走,寻找空地,安营扎寨。

  王邑得到消息,亲自出城迎接,从理论上来讲,王邑官职比刘凡还大一级。但王邑感觉刘凡即将要一飞冲天了,他会和刘凡原来越远。并不是指官职上的升迁,而是世人对他和刘凡的认知,因为王邑知道刘凡只发挥他才能的冰山一角。

  “恭喜西秦亭侯高升为虎贲校尉,恐怕以后再也无缘一起共事了。”一见到刘凡,王邑就遗憾的说道。

  “不管在哪里,吾等一直为天子共事!无法摆脱名利,只需不忘初心!”刘凡大义凛然的说道。

  “不忘初心!”王邑眼神下垂,喃喃自语。

  不要忘记最初的时候人的本心,就是人之初的那一颗善良、宽容、进取、慈爱的心。

  不管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千万不要在前进的道路迷失了方向。无论高低起伏,都要荣辱不惊。

  就比如恒帝、灵帝初期的大臣刘宠。刘宠是宗室子弟,在任会稽太守期间,简除烦苛政令,人民安居乐业,郡内太平,政绩斐然,而后被朝廷升迁为将作大匠。临行前,郡内几位白发老翁,为表民意,均出一百文钱相送,不收下就不让刘宠离开。刘宠无奈,只从众多五铢钱里挑出最大的一枚,以作纪念。于是留下“一钱太守”美名。

  刘宠入京后高升为宗正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一次他出京到外地,路经亭舍,想进去休息片刻,管亭舍的官吏拒而不纳,说:“我们这里特意整顿洒扫一番,专门等待刘宠大人的到来,你有什么资格来住呢!”

  刘宠听了,一言不发,悄然离去。时人称颂他是一位忠厚长者。

  纵观刘宠一生,不管是四百石的县长,还是万石俸禄的三公,都清廉俭朴,保守本心。

  如刘宠、杨震爷孙三人,强项令董宣这样的人太少了,许多人就算不会像董卓一样,彻彻底底的把自己改变,也会多多少少走些弯路。

  “唉!吾老矣!”王邑深叹一声。

  跟刘凡一比较,王邑忽然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

  “太守大人在河东郡的政绩乃是司隶诸郡之首,正是壮年,何谈老也。”刘凡赞扬道。

  他刚才说那些话只是有感而发,可没有一点指责王邑的意思,谁知道王邑想这么多。

  为了解除尴尬,刘凡对王邑说道:“蔡公可在府中,无蔡公向太守大人推荐世民,世民就无今日,当去拜访!”

  “世民可是你的表字?”王邑疑问。

  “正是,因父母不在,吾不到弱冠之龄,便自起表字。”刘凡点头。

  “世民,好,伯喈在府上,可否让我一同前去。”王邑对刘凡这个表字大赞。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刘凡从容不迫。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