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章五日克六城十二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眯起了他的小眼睛,想要文人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千难万难。

  名利,名利,这两个字永远都是分不开的,没有名,就没有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这句话长远、难解。

  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无论贫富贵贱,皆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衣食之源也。

  名利是所有人都必须追逐的,但多少人能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不弯下腰?又有多少人在追逐名利中能严于律己。

  如后世一样,无数不甘心平凡的人为了利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名可以放弃做人的尊严。

  古老的文明被世人唾弃。鼎故革新是天下之必然,不破不立;但并不能对最基本的道德,视而不见。

  “世人都对权利趋之若鹜,天下兴盛,不可能所有官吏都是贤人,但执牛耳者必贤圣。”刘凡意有所指的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只要坚定不移,任何东西都不能侵蚀。

  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是汉末最真实的写照。

  无数贤才被弃之不用,而无才无德的平庸之辈却身居高位。

  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随波逐流者,多如过江之鲫,奉公守法者,鲜若凤毛麟角。

  “世民是说天子昏庸?”曹操目光如炬的看着刘凡。

  “哈哈,吾可没有说出这以下犯上的话,倒是孟德兄僭越了。”刘凡倒打一耙。

  “哈哈,是操僭越了。”曹操对北方拱手一礼,然后摸了摸颔下胡须。

  此时曹操心中暗道:刘世民虽年纪轻轻,但心机却是深不可测,当真是个怪胎。

  次日,昆阳城中。

  “什么!先生说我叔父被杀了。”一名二十岁的年轻人猛然从席上站起,怒道。

  他是何曼,舞阳、昆阳黄巾首领。

  “渠帅被刘凡手下一个叫徐晃的将领斩首,我亲眼所见。若不是我扮做郏县城中百姓,根本逃不出郏县。”那名从郏县逃出的黄巾再次对何曼说道。他是何仪的心腹幕僚张學,因为何仪对他有恩,故认何仪为主。

  “刘凡、徐晃可恨,此仇不报枉为人。”何曼泪水泣数行下,非常悲伤。

  “少主,不可冲动。刘凡骁勇善战,他驱使数万名黄巾围攻城池,我军人心俱散,每每开门而降,我来的时候就听说襄城在当天就被攻破了。他攻下襄城以后没有南下昆阳,应该是先攻取临颍和郾城两县。一旦临颍和郾城被攻破,我昆阳和舞**本抵挡不住刘凡的威势。”张學对何曼劝说道。

  “两县百姓不少,我要裹挟百姓加入我黄巾,在昆阳城外与刘凡决一死战。”黄巾士兵并没有劝下何曼的怒火和悲意,反而令何曼失去理智了。

  何曼早年父母双亡,何仪把他抚养长大,教他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