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风起雨下_带着农场下凡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风起雨下

  用于同甫的话来说,这位主考是出了名的文采风流,四平八稳的文章在他眼里就是味同嚼蜡。

  不过,要是有好诗词倒是又能加分。

  好坏一半对一半吧,但石仲魁隐隐觉得,皇帝派他来,其实是在帮自己,毕竟自己此时在外界的印象中,诗词强而文章平庸。

  时间不知不觉过的很快,这几天借着于家、薛家找来的主考流传出来的文章猛啃,石仲魁有些没把握的再次进了礼部的贡院。

  和上次一样,检查监舍,再闭目养神。

  第一场四书五经相关的题目不难,甚至对照空间里的一整套书,保证一点错都不会出。

  诗词则切合主考的风格,还有他家小儿正好到了读书的年龄。

  所以写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二场写各种公文,比如诏、诰、表等公文就更容易了。

  到了第三场考时政,石仲魁看到题目是开源节流时头都大了。

  开源很多时候代表着改革,以古代人的思维,无非是从田税、商税、矿税和开海上入手,必然得罪勋贵、地主等旧势力,甚至是太上皇。

  而节流首选想到的是官员每年用度、全国兵甲的消耗、追查亏空,写哪一样都是得罪人的事。

  而且是连亲戚、师长和无数官员、士绅一起得罪的事。

  想了好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以何为切入点。

  而这期间好几拨监考都若有若无的经过他的监舍,见他一直没动笔,有人微笑,有人表情严肃。

  甚至有人冷笑。

  尼玛的,反正皇帝肯定活的更久,以红楼梦这本书为根据,皇帝最后也赢了。

  再说主考都是皇帝那边的人,傻子才和主考对着干。

  有了决定,剩下的就简单了。

  不过他到底没敢写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清理户部亏空。

  这几样政策某个皇帝亲自抓,都闹得被骂了几百年和生出不少乱子,自己一个秀才去写,那就是找死。

  既然这样那就说说货币,提笔写下:开源和节流的原因和好处,然后列举从古至今古人的做法的优缺点。

  话锋一转,就把话题说到古人和今人都忽视的,中原王朝在货币上地位。

  再写下主导货币权后第一个特权,就是向周边国度收取巨额铸币税。

  第二个特权,是对周边国度金银体系的调控权。

  写着写着,也只写了金银铜铸成明确重量和换算单位后,对本国的有益之处,还有简单的如何利用铸币权,来搜刮使用本国金银铜币的国家的财富。

  至于纸币,石仲魁思来想去还是没写。

  一则题目太大,不是几张纸能写的下,第二则是想和古人说清楚黄金准备金的原理,百分百会被人说成是,帮着皇家搜刮民间财富。

  结尾处,绞尽脑汁的想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