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1章 不急不急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思的点了点头。

  很快,观从便是拿着笔墨和竹简进来,并是亲自给赵鞅研墨。

  赵鞅拿起毛笔,先是向观从点头致意,接着用毛笔沾墨,便开始书写。

  很显然,赵鞅的字也是刻意练过的,只是练得不多,故而多是有形却散漫。

  毕竟出身行伍,所遇之事都是十万火急的。以书信传达军令,字迹就难免会有些潦草。但是,赵鞅还是一字一字的写得端端正正,看着倒是十分的真切。

  而这一次,观从则是目不斜视,并未有从旁观望。

  赵鞅把信写完,将简牍收拢起来,并是交给了观从:

  “还请阁下务必要将此信交到子明先生手中!”

  观从将简牍放入衣袖。

  “赵中军宽心,在下一定办到!”

  赵鞅叹道:

  “可惜此番却又未能见到子明先生……”

  观从则是淡然道:

  “还请中军放心,我家主公和赵中军终有见面之时!也许是好事多磨,倒也犹未可知啊!”

  赵鞅闻言,立刻是躬身作揖:

  “那……还请阁下是替在下多多美言几句,鞅感激不尽!”

  观从还礼道:

  “呵呵,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只不过这一切还是得看天意了!”

  “不过……说到天意,近日这紫微星式微,太微垣却是如日中天,且参星大作,压制其他二恒。在下觉得,这或许是晋国又将崛起的征兆啊!”

  “观从细细想来,如今能够扛得起晋国大旗的,除了中军外,却还能有谁呢?”

  太微垣,为三垣之一,是三垣的上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

  观从以太微恒比喻为赵氏,虽然前强了一点,但是倒也并非没有道理。

  只不过,赵鞅对此倒也兴致不高,只是拱手道:

  “那就托阁下吉言了!”

  赵鞅和董安于辞别离开,两人坐着马车回到住所。

  二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而赵鞅则是心急如焚,挥了挥手,似是极为不满:

  “本卿甘冒如此大险来见他,却连一面都不曾见得!此人……不免也太有些托大!真是枉本卿昔日里如此帮他!”

  董安于却是急忙言道:

  “主公切莫烦躁,我等乃是微服而来,又不曾提前告之,也许他是当真云游去了。”

  赵鞅又是一阵捶膝叹息道:

  “哎……只是本卿不能离开太久?倘若……范氏和中行氏知晓我不在绛城,那麻烦可就大了!”

  董安于则是言道:

  “此事确实棘手,且容再待两日,如果实在不成的话,那么也只能暂且放弃,来日再说了!”

  赵鞅亦是无奈道:

  “哎……本卿乃是诚心请他出山,却为何这般的艰难?”

  董安于则是言道:

  “或许正如那观子玉所言,好事多磨。还请主公稍安,且耐心等候便是。”

  赵鞅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安耐住内心的焦急,在成周是暂住了下来。

  ……

  而观从这边,则是拿着赵鞅的亲笔信交给李然,李然看了简牍之后,不禁是点了点头:

  “这一次,明显是诚恳了许多。”

  观从也是点了点头。

  “那……主公是否准备出山了?”

  李然却是又摇头道:

  “呵呵,不急不急!”

  观从急忙说道:

  “如今赵氏内忧外患,赵鞅离开绛城,已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主公如果一再拖延,岂不是要误人大事?”

  李然却是笑道:

  “赵氏眼下确是内忧外患,但还远没有到会立即与范氏和中行氏彻底翻脸的时候!邯郸赵氏也多少忌惮赵氏作为大宗的声望。就算是在私底下盘算着什么事情,也绝对不敢是轻易发作!”

  “毕竟,如今这‘始祸者死’的铁律,虽是禁锢住了赵氏的手脚,但同时又何尝不是他们晋国人共同的底线?!此时此刻,若谁敢动,那不就等同于是与整个晋国为敌了。”

  “而这一点,我也早就已是想到了,所以才能如此的淡定啊!”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