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 首个专访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可能被哄抢分食得干干净净。

  一段不到二十码的通道,盖文走得汗流浃背、面红耳赤,他也不知道是因为刚才一路奔跑过来导致的后果,还是内心的压力太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脚步在酒店房间门口停了下来,咳嗽清了清嗓子,捏了捏手心的汗水,然后敲响了房间门,瞬间,所有视线都化作了尖刀,狠狠地刺在了盖文的背上,所有人都在猜测着:到底是何方神圣拿到了蓝礼的首个专访资格?

  盖文所不知道的是,“活埋”首映式结束之后,至少有十三家媒体试图向安迪预约蓝礼的首个专访,如果再加上首映式之前的话,预约的数量直接就突破了三十个。

  专访和普通的宣传采访是不一样的,普通采访不管是单独一家媒体还是多家媒体一起,提问的问题都会比较简单一些,主要还是围绕着宣传内容展开,这样的采访更像是一种社交活动,简单来说,干货比较少;但专访就专业了许多,不管是宣传项目,还是采访对象,都会更加深入,包括片场花絮、演员趣闻、绯闻八卦、争议事件等等,内容都会包含在内。

  同样的问题,在普通采访时,采访对象往往可以打太极,一句话就带过去了;但在专访时,记者势必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候采访对象就被攻克了,事后公关人和经纪人就要亡羊补牢,避免事态扩大,又或者干脆就直接被报道出去了。

  这两种采访,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另外,专访也更多出现在杂志上,报纸的专访相对而言比较少一些。

  之前“太平洋战争”剧组接受“名利场”的采访,那就是典型的普通采访,黛西-卢卡斯询问的问题虽然稍稍有些深入,但最后刊登出来的部分十分有限——因为真正的主角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而不是一个无名小卒。

  即使是多伦多电影节,因为参展影片数量庞大,出席明星的数字更是可观,专访必不可少,但数量也十分有限。可这一次却不一样,在多伦多电影节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本来就引人注目,再加上之前的神秘主义,记者们这才发现:目前为止,蓝礼还从未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专访。

  这下,大家就彻底爆炸了。专访预约如同纸片一般飞了过来,但,今天上午十点到十点半的第一个专访,却怎么都预约不到。“纽约时报”预约到了第二个,“好莱坞报道者”则预约到了第三个,这两家都是业内顶尖之中的顶尖媒体,但却居然都没有预约到第一个时间,这着实让各大媒体跌破了眼镜,此时,人们也更加好奇,那么战胜了这两家媒体的到底是谁呢?

  一名记者认出了盖文,连忙走了上前,拍了拍盖文的肩膀,“你干什么?这里所有人都在排队,等着第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