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四章 开仓放粮_三国有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豫章郡的汉人百姓是不多,不过不还是有那些百越诸部吗?这些异人平日里人丁不入郡县户册,既缺税又不纳粮,袁某此番来豫章,非得把他们这毛病板一板,值此乱世时节,该是他们为朝廷做些贡献的时候了。”

  阎象闻言慌了。

  他连忙劝阻袁术道:“百越彪悍易反,明公不可想逼过甚,对待他们,需得恩威并用,徐徐图之,筹谋一个妥帖的策略才是,若是手段过于急躁,一旦有变,悔之不及矣……”

  “笑话!哪个敢反?”袁术冷笑一声:“区区刁民而已,袁某四世三公之嫡子,征他们些粮税怎地?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不必管,回头我让乐就处理此事便是。”

  阎象苦苦相劝,怎奈袁术心意已定,根本就不尿他的。

  ……

  袁术以南昌城为中心,开始向南部收取诸县,包括海昏,建城,南城,宜春,庐陵,安平,安成等县,并不论是汉人还是越族诸部,都开始强征粮草赋税。

  陶商则是以都昌县为根基,安抚民众和百姓,并收服豫章郡北面的鄱阳,彭泽,柴桑,历陵等成县。

  两大诸侯在偌大的豫章郡内,一南一北,彼此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隐隐的形成了对峙之势。

  因为要收拢豫章北面的诸县,陶商麾下的将领们在近几日都前往都昌县的周边各地去抚慰民心了,而他本人则是亲自负责都昌县内的百姓安抚。

  金陵城和杭州城的粮秣近年来收成比原先更加巨大,主要是在实验多次失败后,杂交水稻终于有了突破,生长周期和成熟率更加迅速,已经达到了至少一年两熟的程度,丹阳郡包括徐州之地的民生越来越富足,而赋税纳粮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陶商麾下的兵将从金陵城调度粮秣来此,而不在本地征粮,因为他们根本不缺粮食。

  有了这个基础,陶商为了更快的竖立自己的威望、取得豫章郡的民心,他决定在都昌县开仓放粮。

  这一日,陶商和许褚,裴钱,裴光等人在粮库的门口,广贴布告,开仓济民。

  一时间都昌县已经周围的乡,亭的百姓蜂拥而至,人人都对陶商感恩戴德。

  开仓济民这种事,除非是赶上洪涝灾害,一般情况下,行政掌权者是极不愿意这样做的,倒不是当权者不体恤百姓,只是库房一旦被放空了,今年的执政能力必然就会捉襟见肘,包括修路,修桥,城建,开田等政要之事根本就发展不下去……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一年的赋税就那么点,你办了这件事,必然就办不了别的。

  但很显然,陶公子目下和其他的掌权者的情况很不一样。

  太平公子不差钱儿!

  粮仓之前,所有的百姓都是高呼“感谢陶太傅”“感谢陶太平”“感谢太平公子”等话语,一时间山呼海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