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令人羡慕的“八大员”_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洛进到种子站里来后,由于不是农忙季节,除了两个在聊天的售货员意外,其他一个人没有,空荡荡的。

  两个售货员看到王洛进来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也不打招呼,该干嘛干嘛,没办法,这时候所有售货员都是一个熊样的,铁饭碗,卖多卖少的也不影响人家发工资,指望他们像现代的售货员一样,热情,周到的服务,呵呵,那是你想多了,没人愿意搭理你,管你是谁来,他们就是大爷。

  “手风琴拉得欢,现在表演八大员。八大员不简单,哪位同志也离不了咱……”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歌《歌唱光荣的八大员》,由晨耕作曲、洪源作词。这首歌曲的词曲比较简单,曾经在全国各地风靡一时,许多50后、60后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

  这首老歌里提到了当时非常吃香的8种职业即八大员,分别是:售货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放映员、炊事员、文工团员。其实,“八大员”是一种泛指,所有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都可归入这一行列。

  八大员为什么这么吃香呢?

  首先来看售货员,那时候,不管是城里的商店还是农村的供销社,都属于国营企业,带有垄断性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商店或供销社上班的售货员,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都比一般的工厂职工好处一大截,是妥妥的“金饭碗”。

  不仅如此,售货员“近水楼台先得月”,还能够买到别人钻破脑袋都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比如白糖、自行车、布匹等,着实让人羡慕。

  接着来看驾驶员,在上世纪60、70年代,社会上的汽车极为罕见,往往整座县城都只有十几辆汽车。驾驶员屈指可数,自然是奇货可居了。

  驾驶员见多识广,经常出远门,能够帮别人带回本地买不到的东西,在当地人缘很好,办点什么私人事情几乎都是一路绿灯,有的驾驶员给领导开车,狐假虎威之下,比领导还威风呢。

  再一个就是邮递员,别看在现代社会邮递员,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的很辛苦,但在这个年代算是很好的职业了,这时候,通讯还很落后,电话极为罕见,老百姓的交流主要依靠书信。邮递员负责传递信件,是大家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非常受人们的尊敬。

  邮递员是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工资较高,工作稳定,一个邮递员的工资就可以养活全家人,邮递员穿上统一的制服,人手一辆凤凰(永久)牌自行车,非常气派,让人羡慕不已。

  接下来是保育员,保育员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老师。在上世纪60、70年代,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般只出现在城市,保育员属于正式工作人员,工资不低。

  王洛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份60年代的各类工作人员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