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1章 新式航母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以防止本舰在大角度落下的炸弹面前出现如同沙恩的上装一样的天窗。至于载机量的问题,只要机库面积足够,装甲航母一样能带为数不少的战机;大凤号的机库就比埃塞克斯的还要大,如果日本舰载机也能像美国那样折翼的话,其搭载量绝不会比后者少!

  当然了,装甲航母也有它的弊端。抬升到飞行甲板上来的主水平防护大大提高了战舰的重心,连同机库装甲一道使得其gm值直线降低。而一旦遭受来自水下的鱼雷攻击,则势必更将陷入远较同吨位常规航母更加为巨的倾覆危险。面对这一问题,清英的解决方法是加宽舰体,并在水下设置防雷突出部,如此便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gm值的不足。虽然这又会带来相当程度的航行阻力,但对于手握球鼻艏、大方尾、尾板三大流体开挂神器,且拥有极其强劲的动力子系统的清英而言,这根本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轻松搞定。

  其二,便是清英剽窃历史上英国人的发明,在宽阔的直通甲板上又多加了一条斜角甲板了。虽然斜角甲板是英国人在喷气机时代才在航母上做出的发明,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项创新在螺旋桨时代所同样具备的巨大效应。有了斜角甲板之后,在降落中未能勾住拦阻索的飞机就能从另一条跑道上立即拉起复飞,不会撞在拦阻网上受损,更不会和前方停放的飞机发生灾难性的相撞。除此之外,拥有斜角甲板的航母也能同时实施飞机的起降作业,出勤效率较单一甲板的航母有了质的提升。由于这段斜角甲板并不算长,在重量上所付出的代价也完全能够接受。

  最后,清英为这级航母规划了一个总面积足够大的双层机库,且单层高度也得到了不低于米的保证。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科技力量已经大大领先与历史同期,就连始作俑者的清英自己,也无法判定德国的航空技术会在今后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旦今后德国出现令他始料未及的强力飞机,而航母的机库高度又不够用的话,那才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二战英国的光辉级航母就因为机库高度只有米,无法容纳喷气式飞机上舰,最终只能黯然退出海洋的舞台。

  1926年末,2艘依照这些理念建造的重型航母相继下水,清英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齐柏林”和“埃克纳”,用于纪念这两位曾经为德国的航空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工程先驱。由于该舰铺设了长达180米、宽20米的100毫米装甲飞行甲板,且水下多层防雷装甲的总厚度也达到了80毫米,设计航速33节的齐柏林级的最终标准排水量高达万吨。当然了,德国海军对外宣称的吨位则是条约框架下的万吨。该级舰采用更适合大西洋作战的封闭式机库,飞行甲板总长度超过270米,在放飞战机上拥有较同时期各国航母都无可比拟的优势。

  为了不引发对手的怀疑,清英同样在这款航母的上层建筑前后装备了4座双联装254毫米主炮。不过,这些炮塔却都只是杵在甲板上的空架子,不仅没有任何的炮井伺服机构,就连炮塔内部也是空空荡荡,根本不具备战斗力。清英的用意相当清晰,这些火炮就是做给列强海军看的;一旦战事爆发,这些火炮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干净地拆除。(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没翅膀的云、西辰、潇湘夜雨异乡客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