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这就是华夏_全知全能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肯点这个头。

  后来,他的头就被司马昭砍了。

  砍就砍呗。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嵇康没有陈元帅这样的壮怀激烈,但他们骨子里,却都是一样的慷慨,一样的倔强,一样的高亢。只不过后者用壮怀激烈来表达,前者则只是用沉默来表达。

  嵇康知道他不点那个头,不说某些话,不做某些事,就是在走向深渊。

  他知道得再清楚不过。

  但是,自始至终,他就是沉默着。

  有时,沉默同样是一种最高亢也最悲壮的回答。

  李斯临刑,痛悔莫及地儿子道:“现在还想牵着黄犬和你一起去东门外打猎,岂可得乎?”

  嵇康临刑,则只是淡淡地接近于沉默地说了那么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

  是感叹那首乐曲自他而断?

  或许吧。

  但这句话真正的表达,大概还是想说着,我去之后,阮籍啊,向秀啊,彼等之辈,又能在司马昭的高压下坚持多久?该降的,还是降了吧。——当然,我不劝你们。

  总有人,不自量力,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些,都是选择。

  而这个群体,也就在这般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沉淀着,和升华着。

  一如生命个体的进化。

  一人又一人,一年又一年,一世又一世,一代又一代,千秋而下,沉淀的化为基石,升华的成为信仰,成为很多人精神上的指引。

  许广陵想起了《左传》中的那句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然后,章老在书房中给他述说的那些圣贤的名字,一个个地在心头晃动。

  老子,隐世者。

  他的行迹,无济于世,也无补于世。

  但最终,他留下了一部《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短短五千言,却凝聚着太多太多的智慧,一种接近于“根本”的不需替代也无法被替代的智慧。

  关于个体,关于家国。

  此之谓立言。

  千秋不废。

  图书管理员,济世者。

  和众多的仁人志士一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其事其名,于国同休。

  此之谓立功。

  千秋不废。

  苏轼,一个普通的士子。

  其有言,不能并老子,其有功,不能并图书管理员,其有德,亦非大德。但依然以其赤子之心,忠厚之行,以其言行立身,而为一垂范,为后世而记,而念,而诵。

  此之谓立德。

  千秋不废。

  ……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