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8章 朱高燨:治国之道,教化为先_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朱高燨:治国之道,教化为先

  姚广孝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理所当然来,无奈只能摇头,拱手道:“还请太子爷赐教。”

  朱高燨缓缓道:“因为造纸术的兴盛。”

  “南北两宋时期,造纸的技术空前的发达,大大降低的底层阶级百姓学习知识的成本,世家门阀恰巧正处于继五代十国之后的虚弱期,根本无法做到阻拦造纸术的进步。”

  “宋朝皇帝对皇权的加强和有意识的控制,以及在文化教育条件向寒门阶级的下降及科举覆盖面的拓展,没有显著强大的新门阀崛起填补这个空白,门阀世族与皇帝共天下的时代在此时期终于被遏制。”

  “而我朝的造纸技术,更是超越了宋元两朝,在造纸原料、技术、设备和加工等方面都可谓是集历史之大成者,纸的产量、质量、用途和产地也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同时还出现专门论述造纸技术的插图本专著,此可谓是前代所未见之。”

  “教育,才是决定一个‘国’的政治资源是否会被‘家’垄断的重要因素。”

  朱高燨眼神里闪烁出锐利的锋芒,道,“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

  “这是太祖高皇帝曾经说过的话,早在四十年前,我爷爷就已经想到如何去打破世家宗族门阀豪绅对王朝政治资源的垄断了。我爷爷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由上至下的教育机构,国家层面的机构称为国子学,后改为如今的国子监。”

  “国子监并未太祖首创,但大明的教育体系,是我爷爷一手所建立起来的。”

  “我爷爷之所以会建立起这样一套教育体系,就是为了在世家的脖子里插进去一把刀,让世家一直流血。”

  姚广孝不由感叹道:“太祖高皇帝,真乃千古之人杰也。”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大明建立之初,集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学问之大成者,用兵,他胜于徐达、蓝玉。权谋,他胜于李善长、胡惟庸。治国,他胜于刘伯温、宋濂。

  老朱是明帝国史上最强六边形战士,但凡是人类可以做到的,朱元璋都可以做到。堪称是朱棣、张居正、王阳明等人杰的究极大成结合体。

  但朱高燨却摇头叹息道:“但他失败了。”

  “即使我爷爷这般千古人杰,也未能真正做到为寒门阶级敞开大门。国子监这套由上至下的体系,勉强为寒门阶级打开了一扇窗户,却未能把大门敞开。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这套由太祖高皇帝所着手打造的大明教育体系,包括翰林院与国子监在内,都只是畸形的产物。”

  “真正能为寒门敞开的大门的教育体系,并非是由上至下,而是由下至上。”

  “如今想要再做改变,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大明朝的世家门阀早已扎稳了根基,新一轮的宗族体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