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9章 中央军的动员令(第三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建立起来了的。

  辽北省非常特殊。

  它比辽东更北,气温比辽东更恶劣。

  到了八月底(农历)的时候,求快速转凉。

  到了九月的时候,可能就会飘雪,冬天就来了。

  进入十月,就已经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了。

  在古代,棉衣还是奢侈品的时代,人类是不愿意去那里拓展大规模的劳作的。

  而张凡指出的建设辽北省,其实在现在这个阶段,最多是军政上的建设而已,真正要让普通百姓到那里,除非将西域打下来,种植大量的棉花。

  将棉衣彻底常态化,才能够供应大量充足的人迁移到那里。

  不过,那是后话了。

  眼前,既然是军政建设,就只需要提供军队所需要的棉衣即可。

  这些朝廷还是能够满足的。

  而且煤矿产业也在飞速发展,取暖的原材料攻击也在日益充足起来。

  十二月十二日,乾清宫。

  崇祯正沉迷在算账中,柳如是进来了。

  “臣参见陛下。”

  “你来了。”

  “不知陛下召见臣有何事?”

  崇祯专心致志将手里的账算完,才放下笔,他走到地图前,说道:“朕打算再往辽东调度30万预备役,你认为需要多少煤炭,才能保证将士们的正常生活?”

  “至少6亿斤。”

  目前辽东的正规军加上预备役,有30万。

  再增调过去30万,就是60万。

  6亿斤的总量,平均每人消耗1000斤。

  辽东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小半年的冬天。

  人均每个月167斤煤炭,一天5斤多。

  的确是充足了。

  但大明朝去年全国煤矿总量才8亿斤,今年应该会有一个大飞跃。

  无论是蒸汽机的普及,还是辽东多出煤矿的开采,都在总量上大大提升了。

  而今年要有6亿斤煤矿显然不可能。

  但没关系,从中部军区调度30万预备役,中部军区统一都是配套棉衣的。

  崇祯想了想,现在调度也是可行的,先将人派过去。

  不要等,任何事一等就会拖延。

  突然,柳如是打了个喷嚏。

  崇祯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感冒了吗?”

  “可能是感染了一些风寒。”

  “朕给你宣御医。”

  “不必了,多谢陛下垂怜,臣今日注射了一阵青霉素,好多了。”

  崇祯这才想起来现在有青霉素这玩意儿了,普通感冒还真不是大事。

  他也就放心了。

  这时,王承恩跑进来了:“皇爷,兴子娘娘求见。”

  他说的兴子娘娘是明正天皇,在紫禁城,可没有人敢称呼明正天皇,都是叫兴子娘娘。

  “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明正天皇就进来了。

  “妾身参见陛下。”

  “来,过来坐。”

  兴子看了一眼柳如是,眼中露出一些古怪的神色。

  “陛下,妾身有一点疑惑,还请陛下为妾身解惑。”

  “哦,什么疑惑?”

  “妾身来紫禁城已经数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