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四方酒楼_三国之汉末宗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征就教会了火头军里的厨子,此时正好让火头军里的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士卒留在洛阳城当厨师。同样的又从自己的军营中挑了几个聪明伶俐的士卒,管理酒楼的同时还负责打探消息。

  为了扩大招牌,刘征甚至亲自做了一桌子菜给刘宏吃,刘宏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平日里也只是吃蒸烤煮炸做出来的食物。第一次尝到炒菜,自然是赞不绝口。在得到刘宏的许可之后,刘征打出了“陛下吃了都赞不绝口的菜肴”这样的招牌。

  当然刘征很懂事的,找了一个厨娘,教会了炒菜之后,送给了刘宏。刘征虽然希望能打听到皇宫内的消息,不过更不会让自己的属下去受宫刑,当太监的。所以刘征干脆不要宫内的消息了。

  关键问题是寻常的宫内太监,尤其是御膳房内的伙夫太监,也得不到什么重要消息。所以刘征干脆不去刻意打听宫内的消息了。不过嘛,倘若刘征能在宫内发现好苗子,未尝不可以自己培养出一个宫内的“传令兵”。

  终于,在开业当天,刘征亲自为酒楼挂上了“四方酒楼”的牌匾,意味招揽四方的客人,这个年代,寻常的酒楼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招牌的,顶多就是挂一块布,上书一个“酒”字。刘征这个酒楼,一时间倒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洛阳城内其他的店家,不只是酒楼,就连那些米店,也是得到了启发,不少商人都花了重金请文人给自己的店铺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乎什么天香酒楼,卢氏金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开业当天,来了不少大臣之子。卢植和蔡邕这样的大儒不喜刘征这些商业活动,自然是没有前来。但是朱儁和王越这样的武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亲自前来给刘征捧场。对于他们二人前来,刘征还是很意外的,主要是交情实在一般,没想到两人如此仗义。

  刘征自然是亲自把两人带到酒楼内,这酒楼的设计,刘征也是重新考虑了一番。一楼是大堂,与寻常酒家无二,只是一面墙那里,有一个小高台,上面有着一张小案桌和椅子。刘征花了重金,找来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士子,在上面说一些刘征教给他的志怪小说,其实也就是说书人。这个倒是挺吸引人的。不少人为了听这一段说书,在后来的日子里是几乎每日中午都来四方酒楼吃饭。

  二楼则是雅座,都是一个个小隔间,高雅且别致,隔音效果极好。不过嘛上来的价格就颇为不菲了。不包括酒菜,光开这个小隔间就要十两银子。皇甫嵩和王越自然不会坐在二楼的,他们二人的身份自然是上三楼。三楼就不一般了,三楼不收一分钱的房费,却对官职和名声有要求,不是朝廷大员或者誉满天下的名士,不得入内。这一举动倒是一时间把刘征的酒楼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后来的日子里,吸引了无数的名士大儒,来到这小小的四方酒楼。

  刘征在洛阳城开了一家酒楼这件事虽然是引起了一阵的轰动,但是也就轰动了几天,就很快被另一件事压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