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哲学_恋爱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做儿子的听父亲的话,那这社会就不会乱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句话为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建立了一个标杆。意思就是,到了这个年龄,你达不到这个标准,你就是落伍了。宁**在想,孔子那么伟大,有几个人能达到他那个圣人的标准啊?中国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不就只有一个孔子吗?孔子之后还有谁是圣人?几乎没有吧?孟子,亚圣人也,只能算半个圣人。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既然大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那这句话为什么就这么牛掰呢?因为几千年下来,孔子的这句话一直是中国人修行的榜样,是奋斗的目标,就像一座永不倒的灯塔一样,高高地屹立在那里。

  当然孔子最著名的还是“仁”的学,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仁的思想用孔子的话来,那就是“爱人”,因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要爱自己首先要爱别人。这句话充满了哲学的辩证思想,就像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一样了不起。

  儒家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勿太过”,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份了,过犹不及。因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反向另一个极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黑格尔最著名的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就是从中国的儒家思想上,特别是周易上偷学而来的。

  儒家提倡的忠孝思想以及仁和中庸的学尽管很了不起,对中国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影像也最为深远,但还是引起了老子的批评,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又:“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爽。床上美人,令人心发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老子看来,人类的知识和**都是祸乱的根源,慧智出,有大伪。”

  我曾听李云深过这样一件怪事中古时代,有一个叫仓颉的圣人某一天突然发明了文字,就在那天晚上,雷鸣电闪,暴雨倾盆,森林里的鬼神连哭了七天七夜,因为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一切罪恶的开始。人类的文明、自我意识的萌发、财产的私有化、阶级和国家的出现都是因为文字的发明,森林里的鬼神可能预见到了这种结果,只得鬼哭神嚎,流下那伤心的眼泪了。

  所以,从大自然和整个宇宙的角度来,老子的学是更加合适的,做人还是笨一点好,那么高明干什么?只要填饱肚子就行,不要有什么理想,无欲无求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远古时代那些还未开化的原始人都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都是圣人。这一点连孔子也承认,因为大同盛世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除了以上这些乱起八糟的心得体会之外,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全集txt下载,全文免费阅读,电子书,请记住77读书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