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反其道而行_明王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张璁之前连续参加了七次会试均名落孙山,上次拿了徐晋的题目回去练习,果然大有裨益,而且会试时还押中了一题,终于如愿以偿地中榜了,刚好是第一百名,只要殿试发挥正常,进二甲理应没有问题。

  徐晋微笑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印象中张璁是通过议礼才开始发迹的,是个极善于抓住机会的家伙,徐晋倒是想看看他殿试之前请自己喝酒有何目的。

  有人请客,费懋中自然没有意见,只是有点好奇,徐晋为何会对一名年近五十才考中的家伙另眼相看。而且张璁会试才考了一百名,这种成绩注定难有大作为,充其量就是外放当个县令,再加上年龄这么大了,上升的空间极为有限。

  三人在国子监附近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酒楼,要两壶酒和几味小菜,一边吃一边闲聊起来。

  酒过三巡,气氛开始热络起来,张璁轻咳一声道:“据说朝中近来正在讨论给兴献王和兴献王妃上尊号的事,不知子谦兄和民受兄怎么看?”

  国子监的书生都喜欢议论朝政,尤其是弘治帝时期,弘治为人比较宽厚,广开言路,大小经筵从不间断,深受文官喜爱。所以在弘治朝,官员都乐意进谏,文官政治也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受此影响,在学的书生们都热衷于讨论时事。

  如今新帝即位,正德朝的权监几乎被一扫而空,文官政治再次占了上风,文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弘治朝的“美好时光”,所以时下国子监的书生们又开始热衷议论朝政了。

  这段时间议论得最多的自然就是给新君亲生父母上尊号的问题,国子监那些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内阁的决议结果,一派则持反对意见。当然,绝大部份书生都支持内阁的决议,费懋中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此时费懋中答道:“我同意内阁的决议,兴王一系是小宗,而先帝一系是大宗,新君以小宗入继大宗,自然要过改门换庭,称呼孝宗(弘治)为皇孝是理所当然的。”

  张璁摇头道:“在下却是不敢苟同,新君继承的是大明皇统,无论是兴王一系,还是先帝一系,均是太祖的血脉,何须分大宗和小宗。更何况兴献王只有今上这一个独子,按照礼法,独子是不能过继给别人的。”

  费懋中皱了皱眉,想反驳,但一时又想不到反驳的理由,于是闭口缄默。

  徐晋不禁心中一动,看来张璁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啊。

  张璁见费懋中无言以对,不由有点得意,转而问徐晋道:“子谦以为如何?”

  徐晋对古代的礼法没什么研究,而且这玩意在徐晋看来毫无意义,花太多心思在上面于国于民无益,只会虚耗时间和财力。

  如果杨廷和强逼朱厚熜认正德为父,徐晋肯定是反对的,毕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