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 师徒交锋_明王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律》中的禁海法令,目的是要警告徐晋,让他放弃“开海禁”这种违制违法的想法,而徐晋却是借诗表明革故鼎新的立场,说白了就是他不会放弃“开海禁”这个目标。

  为免被茶壶淋头,徐晋在茶几旁坐下后,立即便将茶壶提了起来,十分“狗腿”地替老费斟了杯茶道:“费师请喝茶。”

  费宏睨了徐晋一眼,他确实对徐晋的“冥顽不灵”有点恼火,但是还不至于做出茶壶淋头的举动来,甚至于连责骂也不会有,他为人宽厚,不像杨廷和那般容不下政见不合的人。譬如在“大礼议”这件事上,他虽然也赞同杨廷和的观点,但他也不会逼迫小皇帝朱厚熜认孝宗为皇考。

  同样,在“开海禁”这件事上,费宏也不会拿出师父的威严来强压着徐晋低头。其实自从当年在上饶第一次跟徐晋畅聊,费宏便发现此子思维独特,谈吐间总会崩出一些新颖奇特,却又发人深醒的词句。

  而且后来徐晋确实搞了不少创新的东西,譬如素描画法、五子棋、古怪的歌曲唱法、佛郎机炮、燧发枪等等!

  所以费宏很清楚,自己这个门生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革新派,他也接受了这一点,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把徐晋收为门生。

  然而接受是一码事,理解又是一码事,支持更是另一码事。费宏为人宽厚,能容得下相悖的意见,但不代表他会支持相悖的意见。费宏是个传统的封建儒者,小农思想占据主导,在他看来土地才是根本,粮食才是根本,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地种地生产粮食,这样国家才会稳定繁荣,若是社会风气变了,百姓都趋之若鹜地跑去经商赚钱,哪谁来耕田种地,谁来生产粮食?这可是伤及国本的事。

  所以,费宏不会支持“开海禁”,大行商事之道。

  这时,费宏喝了口茶道:“子谦,为何如此执着要开放海禁?”

  徐晋来之前便仔细琢磨过一个问题,为何阻力巨大的“清田庄”最后会获得通过,而偏偏阻力较小的“开海禁”却碰了个大跟斗?

  很明显,“清田庄”之所以获得通过是因为自己因势利导了,既有山东流民参与造反这个契机,又有小皇帝鼎力支持,再加上文官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亦有意“清田庄”,所以最后才水到渠成。

  而反观“开海禁”这件事,既没有前提契机,再加上满朝文武几乎一边倒地反对,换而言之,“开海禁”的氛围根本还没营造出来,没有任何基础,最后不碰壁才怪。

  所以徐晋现在也明白自己操之过急了,“开海禁”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图之,慢慢把氛围营造出来,把基础夯实,那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怎么营造出“开海禁”的氛围?

  自然是得靠同化了,同化别人的思想,让别人认同自己,树立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