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府试_明王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歹徒是宁王世子指使的,就算有证据又如何,以宁王的权势,连知府陆康都依附了,这种抗议只是吃力不讨好,闹大了甚至会被暴力镇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徐晋拱了拱手,径直行了开去,蔡岳和李英俊不禁呆了呆。

  “哼,府试在即,徐晋怕影响自身的前途,不敢与我等同去!”

  “徐案首畏惧强权,没有丝毫文人君子风骨,简直给我辈读书人丢脸,纵然腹中有才学又如何,吾羞与之为伍!”

  一众书生纷纷表示不屑,蔡岳和李英俊与徐晋总算有点交情,倒没有口出恶言。蔡岳一顿足,咬牙道:“人各有志,既然徐案首选择明哲保身,我等也不必免强,我们走!”

  “走,同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群热血沸腾的中二青年浩浩荡荡地下了山,直奔城中而去。

  徐晋摇了摇头,年轻人嘛谁不热血过,等碰得头破血流,人便会渐渐成熟了。

  当然,徐晋并不是批评年轻人的热血,当初的中国如果没有这样一群热血青年慷慨赴国难,如何能有后来的新中国?

  正因为如此,徐晋并没有阻止蔡岳等人,也没有去规劝。

  一个人从懵懂少年,到热血青年,再步入成熟的中年,看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会随之渐渐改变,这是成长的自然规律。

  徐晋有着成熟的灵魂,他处理问题更多的考虑得失,没有结果、没有希望、无为的牺牲他不会去做。

  这次众书生堵府衙的抗议结果正如徐晋所料,带头的十几名考生被抓了,其余的被暴力驱散,其中信江书院的带头人蔡岳和李英俊均被抓进了大牢。

  幸好,陆知府显然怕事情闹得太过,同时也爱惜自己在士林中的名声,当晚便把所有被抓考生放了,象征性地每人杖责了三大棍,事情便不了了之。

  ……

  大明正德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广信府的府试如期举行。

  跟县试一般,考试地点在儒学署的考场,徐晋凌晨三点便起床,洗涮完便带上考引(准考证)出门去考场。

  府试比县试更为严格,考生除了考引,连考篮也不允许带,笔墨纸砚全部由官方统一提供,就连当日的饭菜也是考场供给。

  这次小奴儿倒是没掉链子了,一早起床,跟着出门给徐晋掌灯。

  由于徐晋是县试案首,谢小婉以为府试必过,所以并没有县试那么紧张,甜笑着把徐晋和小奴儿送出院门,然后便回房间补眠了。

  徐晋的心情却是正好相反,但愿陆知府还要点脸皮,不要弄出什么夭蛾子来,让自己顺利通过府试,要不接下来的处境会有点艰难。

  首先是年底的徭役,这倒是次要的,毕竟可以以银代役,现在不缺钱,关键是跟族长徐德铭的赌约,两年内考中秀才,要不然将会被逐出上饶徐氏一族。

  由昨天陆康处理考生闹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