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1章 硝烟之下_我必将加冕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1章硝烟之下

  将内外堡垒分割的堑壕被分成了五个部分,每条堑壕都正好对应一座堡垒和出入口,狭窄的通道也只能确保两三人可以并排行走,一旦出现拥挤则很容易引起踩踏之类的安全隐患,非常不方便营地里的守军在阵地之间交换移动。

  不仅如此,由于堑壕实在是过于狭窄,导致内堡的火力也很难威胁到堑壕之内,任何敌人只要进攻到内堡前方,则营地守军将立刻丧失绝大部分的反制手段,不但炮台处于绝对的射击死角,就连供应排枪的射击孔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可以威胁近前的敌人。

  因而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这种“反直觉”的设计都称得上失败中的失败,简直就等于是在告诉守军“一旦退守内堡就等死吧”的设计。

  尽管这样,但有着丰富保命和跑路经验,永远将士兵死活放在胜利之前的卡尔·贝恩,却还毅然决然的将自己的营地改造成了这样,不惜牺牲灵活性,换取另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杀伤力。

  当敌人误以为他们已经摧毁了军旗山营地全部防线,胜利近在咫尺而放松警惕之后,藏在五条堑壕内的大炮,将展现出“火炮”这种武器理论能够达到的杀伤上限。

  这种彻底分割了古代和现代的武器彻底扭转了战争的方式,所有的战术和队列都在要求军队不能保持太过紧密的队形,队列的排数也必须减少,连队与连队之间的距离也要尽可能的足够宽,前后队之间尽可能错开位置。

  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下场的惨烈程度将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

  伴随着非常有节奏的巨响,一颗颗六磅重的实心弹不断贯穿着早已挤满了帝国线列兵身影的堑壕,瞬间被炮弹贯穿胸膛,炸成碎片,击碎头颅的士兵们惨叫此起彼伏。

  他们根本无处躲避,甚至于很多人还并不清楚堑壕里到底正在发生什么,少数察觉到堑壕左右炮口的士兵惊恐的想要发出提醒,但混乱和爆炸和惨叫将理智的声音抹杀的一干二净,甚至外面的人还在不断试图挤进来,争夺“俘虏敌人统帅”的功劳。

  为了将效果达到最大化,卡尔·贝恩在每个堡垒内都安置了一门大炮和三四个手持霰弹枪的士兵,火炮射击完毕后,霰弹兵就会立刻从炮口两侧的射击孔“补刀”。

  同时也为了防止敌人提早发现这个反直觉的射击,内堡里反击的排枪和炮击也是一刻不停,剧烈的声响和呛人的硝烟,也令外围的敌人根本无法察觉到真实的战况。

  一切的筹划和准备,都是为了在弹药和火力都较为有限的前提下,将杀伤效果达到极限,真正做到让敌人伤筋动骨的地步。

  “轰——!!!!轰——!!!!轰——!!!!”

  震颤灵魂的轰鸣在耳畔回荡,让昏迷的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