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093:狍子_大山谋生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棒都能打到那些卧在地上不愿意动的狍子。

  这其实不是因为狍子傻,而是因为生活习性有关。

  或者说,是大自然的严酷环境,让它们迫不得已选择这样的生存模式。

  举个例子,为什么狍子看到捕猎者总是不跑远,会跑一截就驻足观看呢,这其实是因为狍子因为一直谨小慎微,它们得到一个暂时可以进食或者休息的地方很不容易,轻易不愿意放弃。

  而自然界的猎杀者惊动狍子后就不会继续追了,所以它们完全可以等到猎杀者离开后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

  可人类比猎食者要聪明的多,人类可以施展计谋,也能摸索规律。

  当猎人们发现狍子有这个习惯后,只要将狍子惊走,然后隐藏在原地附近等待,就大概率能等到狍子自投罗网。

  再例如那种被棍子直接打晕的狍子,背后也是一种辛酸。

  狍子因为冬季食物匮乏,所以一般体力都很弱,尤其是母狍子尤为更甚。

  狍子是鹿科里孕期最久的动物,和人类差不多,从怀小狍子到出生大概要维持长达十个月之久。

  其他季节还好,到了冬季怀孕的狍子本就食物不足,又要承担肚子里孩子的营养,身体就会变得非常虚弱。

  它们只能啃食一些干的树皮或者干草为生。

  一旦大雪过后,雪会压住所有食物,它们就不得已需要将雪刨开,找出一片可以进食和栖息的地方。

  而因为体力不足,很多时候它们一旦卧下来休息,就不愿意再站起来,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也是。

  所以,猎人们在雪后的大山里能用棒敲晕的狍子多半都是母狍子,而且多是怀孕了。

  王天孝前世遇见这种狍子是不猎杀的,猎人有个基础的规矩,不能杀怀孕的猎物,不能杀鸡取卵,夺走了大山的未来。

  当然,狍子可怜归可怜,但也无需对他们报以太多同情之心。

  事实上,对于人类来说,狍子这家伙是百害而无一利,一旦狍子数量增加,在山林里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就会跑到村民的田地里偷吃东西,有时候还成群结队的来。

  因此,如果狍子太泛滥,林业部门就会专门组织猎人捕杀,直到将数量降低到生态可以承受。

  回到现场。

  王天孝也是第一次看到蜜狗子猎杀狍子。

  这只狍子粗粗看去,体重大概三十公斤不到,体型虽然没有完全长大,但也至少有一米多点,围杀它的蜜狗子看起来就像一只只小猫,体型相差很悬殊。

  可蜜狗子捕猎本就是群攻。

  它们体态灵活,数量多,牙齿又锋利,而冬季的狍子虽然体型占优势,可力量和速度却很受影响。

  它们基本很少落单,最少也是三五只一起生活的,也不知道这只是怎么了。

  或许是感受到生命的危险,狍子使劲浑身力气,想想身上的蜜狗甩下去,可两只蜜狗紧紧地撕着它背上的皮肉,它并没有甩开。

  随着狍子身体挪动,蜜狗子就像一个个长在它身上的毒瘤,或者是吸血的蚂蝗。

  不管它如何左右摇摆,突然加速,还是其他方法,都无法脱离蜜狗子的撕咬。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