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交流(下)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钢,观摩一下新的高炉技术,如果能够成功,也算是给钢铁圈的成型,来一记助攻。

  老邱走了大概一个礼拜,东北那边就运来了第一批技术交流的人员。

  老邱跟鞍钢那边的很鸡贼,第一波来的全是刺头。

  对这些人,陈冀生没什么好感,这批人跟石钢的那些刺头一样,一遭被打发到了煤场。

  为了防止原材料失窃,现在石钢上上下下都是有民兵把守的。

  这些人跟工纠队不一样,一水的退伍老兵,而煤场、矿场,就是民兵把守的关键点。

  这些刺头在煤场,别说是跑了,就是偷奸耍滑少干活都不行。

  陈冀生带着安总工来煤场看过,也给看守煤场的民兵们做过示范。

  对于不干活,还敢于炸刺的货色,陈冀生接过民兵手里的五六半,对着脸上就是一枪托。

  而且给了那个倒霉货一个劳动期限,三年之内不准他离开煤场半步。

  有了陈冀生打样儿,对于吊儿郎当的货色,民兵们可丝毫不手软,不听话就枪托伺候。

  在这个时候,拼命干活就是对的,偷奸耍滑不说该死,也是不收绝大多数待见的。

  陈冀生的处理方法,在石钢工人看来还算是很平常的。

  至于那些刺头,三个月的劳动,就能让他们磨平身上的棱角。

  三个月不够就半年,半年不够就一年,不成就是三年五年。

  陈冀生跟安总工一句抓紧生产,争取年底产量翻倍,就能让石钢绝大多数工人,几个月内不回家的。

  老邱在东北那边,差不多待了一个月的时间,陈冀生也在石钢守了一个月的时间。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石钢上下基本被陈冀生捋顺了,即便没有震慑手段,只要老邱抓住了工纠队,那以后的问题不大。

  老邱北上一个月的收获也不小,钢铁圈初步成型,东北那边的几个钢厂,也同意合力帮石钢建设新厂。

  这样一来,石钢新厂需要的人力问题基本就解决了,全部从各处的钢厂抽掉。

  剩下的就是钢厂设备的制造了,除了一些机电类的设备,需要别的工厂配合。

  绝大部分的零配件,还有设备,钢厂这边可以自产,加上轧钢厂,制造设备的问题基本不大。

  只是前期的技术落地跟设备设计,需要一定的时间。

  借着这段时间间隙,由安总工为首的技术评估团队,也申请了一辆专列。

  开始在三大五中十八小的兄弟单位之间,进行初步的技术评估,高炉、转炉以及附属设备的改造,也纳入了日程之中。

  有了老邱坐镇石钢,陈冀生就带着人回了轧钢厂,跟李怀德交待了一下之后,他又带着十几个人去了芝麻胡同。

  将人交给王曦看管,陈冀生这才空闲下来,回了四合院。

  看到神完气足的小负心汉回了倒座房,顾一舟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冀生,这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