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献美人儿_醉枕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杨帆与陈东在刑部司里争权夺利的战斗,只限于两人间的明争暗斗。三法司想争个高下,也不过是利用案件做做文章,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个层面的战斗就不同了,这厢一挥手,皇帝的尊号就变了,那边一顿足,一座宏伟建筑便平地而起,那是大神通。

  武承嗣给皇帝上了两个尊号,武三思则争取到了三个重大工程。上尊号容易一些,皇帝只要搞个仪式,给自己加个尊号就成了,可是那巨柱和宫殿却不然,那是旷日持久的大工程,靡费甚巨。

  武则天对于建筑一向喜欢高大华丽的感觉,她建“明堂”、“天堂”、“卢舍那大佛”,莫不体现了她的这种喜好。武三思要建巨柱和宫殿,当然要迎合武则天的这种喜好。

  按照他的设计,这根名曰“天枢”的铜柱,直径十尺,高一百零五尺,刻蟠龙麒麟于其上,再将歌颂女皇帝功德的文章镌刻其上,并刻上文武百官及四方国君的姓名。这样一根铜柱,消耗的铜铁量实在是太大了。

  武三思从四夷酋长和胡商巨贾那儿软硬兼施,弄来捐款高达亿万,可是这么多的钱也买不到足够的铜铁,而且铜铁的产量也供应不上,武三思无奈之下开始在民间强行搜刮,把农民的农具和器皿都无偿征用,害得许多百姓家里除了一口铁锅再也看不见任何铜铁器物。

  至于三阳宫和兴泰宫的兴建,也要征调大量的民夫民役,消耗自然不可计数,以致百姓愁叹,民怨沸腾。然而,民间这些事是传不到武则天耳朵里去的,没有谁敢冒着得罪武三思甚至得罪这位女皇的风险弹劾此事。

  眼见武三思干的热火朝天,武承嗣有些坐不住了。他的尊号献上去之后就没有他的事了,可是武三思做的事却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女皇天天看在眼里,会不会觉得武三思比他更有孝心?

  武承嗣思来想去,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决定把武则天当初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一件事尽力帮她促成,以此邀欢于武则天,这件事就是:把禅宗的慧能禅师或者神秀禅师邀来京城,长居于此。

  武则天虽然性格强直,霸道无双,却也并非心无敬畏。她信轮回、敬佛教。当初她登基时就曾力邀六祖慧能参加她的登基大典,慧能禅师没有来,他的师兄神秀禅师虽然来了,也在大典之后谢绝了武则天的挽留,回到了当阳玉泉寺。

  慧能之所以不来,神秀之所以离去,都是因为武则天以女子之身而成皇帝,这是旷古未有之事,其中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虽然武则天崇信佛教,这对自李唐以来一直被道教压了一头的佛教来说是极好的弘扬佛法的机会,可是他们担心佛教一旦成为女皇政争的武器,女皇失败的话会给佛教带来沉重打击,因此不愿涉入过深。

  武承嗣琢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