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252章、黑山往事_钢铁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到兴头,陈潇湘想到了一个战友告诉她的故事。关于一些小型防护所过去的往事。

  战前并非一切防护所都是国产国营,战争不可避免的事实在上流社会圈子里自然无法掩盖,于是私人防护所应运而起。这类防护所的特点在于容纳人口少,设备设施极其完善宜居。在不与重点工程争夺材料的情况下,国家对此类防护所持默许的态度,毕竟多活一个是一个。战后,许多私人防护所坚持了下来,并成功与龙山取得联系,但是龙山的态度是,防护所必须收回,人员必须回归。到现在,尚在运转的私人防护所因其独立性,都变成了研究所。而迁出的人员,也早已融合在了龙山之中。

  而陈潇湘要讲的故事,则是发生在最大的一所私人防护所,位于青霓的大黑山防护所的一件趣闻。

  「时间还早呢,你快说吧。」王晓琳期待道。

  山顶有座天文台,这是大黑山防护所民众都知道的事情。他们中也有一些人曾进去过,摆弄过那些遗留自旧时代,能望向星辰之外的精密仪器,他们仍然知道这叫做天文望远镜,也颇是无可奈何地明白这些镜子的命运是在风吹雨打中默然朽烂。为了让后辈不仅仅是了解脚下的黑土,也要尊重头上的夜空。于是,黑山人将天文台里几乎所有的星图都运回了地下,变成了蒙学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堂课。

  天文台是寂静的,里面是空荡的,毕竟许多年前,稍有用些的机器都已搬去了防护所,笨重的也化整为零带走了。似乎是想表示一丝敬意,门口那扇钢制大门仍原封不动着,很坚强地立着,即便锈蚀到千疮百孔也终究在立着,而门内的照壁已藤蔓虬结,完全看不清究竟上面画的是什么。

  黑山人自然清楚照壁的画是什么模样,甚至还清楚一些时至今日确实毫无用处的名词。譬如近地轨道、空间站、外太空。而照壁上的藤蔓也对应着一代代黑山人渐趋模糊的记忆。老一辈人说照壁画的是空间站,是旧时代的「月宫」号。新一辈人组成的勘测队回报说,画的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为此,争了许久,但谁都不打算真的费力揭开那层藤蔓再度亲眼看看画师上面。因为没有必要,黑山天文台下就是座很大的大学城旧址,人们相信,那里藏有世界所有的答案。

  黑山防护所建在黑山脚下。据说在旧时代,黑山是极其漂亮的5A级景区,所以才在周围修了如此多的大学。勘测队行走于各式各样的学校废墟里,从何处转头,总归能望到巍峨且清丽的黑山。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个念头。

  这山,现在光秃秃的都这么漂亮,要是真跟从前样长满了树,那得多秀气啊?

  这念头或许永远都无法实现。防护所里的电波钟开启以来运转了九十二年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