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_匡扶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后曹司空、曹丞相的种种丰功伟绩,扫除群凶,许劭更统统看不见了。

  抛却心中的遗憾,曹操继续道:“而当初天下谈起这一类品评识才的‘拔士者’,咸称郭、许,南则许劭兄弟,北有德高的老师,郭有道先生。”

  韩嵩点头,他,也是被老师一句评语点拔而起的微末贫士啊。

  “德高传承师业,听说早年也在荆州与群贤一起核论乡党人物,擢拔了不少尚不知名的士人。”

  曹操笑道:“如今德高既已脱困,且为汉九卿,而我又正需要人才,德高何不在江陵重操旧评。对于那些心向朝廷的荆土冠族子弟,还有明白大势,不仕于刘表,更未与刘备勾结的客籍奇才做一一点评呢?好让我知其优劣,各尽其用。”

  曹操这是想在蒯、蔡垄断的荆州官场,培植起以韩嵩为首的“清流”的势力,如此才方便制衡。

  “这……”韩嵩听明白后,内心一时激动不已。

  作为郭太的学生,韩嵩最清楚不过,“拔士者”会被所评士人感恩戴德,尊敬程度仅次于举主、恩师,若真的得势了,更会备礼物回访拜谢,自称“门生”,觉得是评主的一句话让自己“登龙门”。他们得官后,报效于曹操之余,也会感激自己,今后入了朝,更少不得要照拂韩嵩的儿孙们了……

  但,这心思只动了一下,韩嵩抬眼看到曹操那对黑不见底的眸子,就立刻将它收了起来。

  “不妥,不妥,大批荆州主客士人都要成为我的‘门生’,若真如此,我便树党太过了。”

  《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枝繁叶茂招人忌惮,当心被曹操事后变了心意,直接将他家这棵树砍喽。

  韩嵩寻思,自己倒不如将这遍撒于荆州的人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个现今最需要自己扶危济困的人。如此既能避免曹操日后猜忌,以那人的才干本领,日后大概率会发达,一样能给予韩家巨大回报。

  于是韩嵩推辞道:“丞相谬赞了,嵩当年在襄阳汉水鱼梁洲上参与品评,其实不过是凑数,真正的评主,是家住鱼梁洲的两位贤者啊。”

  “一位是沔南隐士庞德公,为人清雅而不好富贵,刘牧亲自登门辟请而不就。他对荆州本地士人最为了解,总是能给他们取一個最合适的名号。”

  “一位是颍川名士司马德操,学识广博,离乡避难后,便与神交已久的庞德公为邻,兄事之,庞德公称他为‘水镜’,意思是有知人之鉴也。德操尝在襄阳官学教授古文经,从南阳到益州,都有人不远千里持束脩来拜师。而德操对外州之士的才干高低,尤其了然于心。”

  “这两位,难道不比嵩更适合来做评主么?”

  曹操摇头道:“诚如德高所言,此二人确实是高士,尤其是司马德操,我早就听荀公达(荀攸)提起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