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0章 疯狂的单车_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倪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性无限趋向于零。

  再加上资金一步到位,在张晓光主导之下,整个收购过程可谓是顺利的一塌糊涂。

  最终以1亿六千万的价格完成了对街电百分之八十股份的收购,待同其母公司海翼股份完成股份转让的相关交接,就能够实现对街电的绝对掌控。

  而自打东升集团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各界的关注,毕竟周东升近两年里异军突起,隐隐已经有了年轻新生代领军人物的架势。

  再加上那令人咋舌的财富增长速度和屡战屡胜的成功投资案例,在这诸多光环的加持下,饱受关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以现在周东升的份量,他已经有资格成为影响某些机构投资策略的关键性因素,可谓是初具名人效应。

  尤其是一反常态的选择收购进场,如此大刀阔斧的动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有人认为,这是周东升在共享单车上尝到了甜头,开始再接再厉押注共享充电宝行业,想要借此继续在共享经济这个风口中分一杯羹。

  而有的人则并不看好这个决策,单纯觉得这是周东升过于盲目自信的行为,但是没有人能够一直成功,这一次周东升肯定会因此跌一个跟头……

  猜测归猜测,解读归解读,但是在周东升的作用之下,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还是进入了不少投资机构的眼中。

  并且针对这个行业的市场调研,一时间也成为了各大机构的课题,他们也想要看一看这个行业具备着怎么样的前景和潜力,能够让周东升梭哈?

  对于绝大多数机构来说,他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当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那样做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虽然机构本身就是做风险投资的,但是机构最厌恶的东西,或许就是风险本身了,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因此他们往往更加乐意去当第二个,第三个进场的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去争抢蛋糕份额,强行分一杯羹。

  这种做法,无疑更加符合机构的需求。

  在诸多机构前赴后继的关注之下,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地里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只不过,在共享充电宝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这个终极议题面前,不少机构还是持观望态度,望而却步,耐心等待着市场做出反应。

  一旦通过市场的考验,那必然会是开闸泄洪一般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共享单车一样,已经呈现一种泛滥之势,开始蔓延到大江南北,甚至连海外市场也不放过。

  当小黄车率先一步开启了海外战略之后,也就意味着属于共享单车的战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之上。

  一旦连海外市场都被小黄车所掌握,他自然能够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一般的压倒性优势,届时,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