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考察苜禾1号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囤粮,再囤粮,囤到让人摸不清底细!

  历史上华夏也是这么做的,

  当国际基金再次来势汹汹,想对华夏主粮下手时,却被国储粮那深不见底的粮食储备击溃了!

  然而,这些都是被动的做法。

  扩大可用耕地面积,这才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根本保障!

  林部长接着问道:“老陈,陇省盐碱地改良现状怎么样了,他们的牧草品种能不能抑制盐碱?”

  畜牧业司的陈司长在脑海中整理了会思绪。

  “苜禾农牧这两年在维持投入,绿肥还田,牧草加工工艺研发,近一年更是申请了多项专利。

  尤其是牧草压缩技术实现了突破,草捆的运输成本至少降低了50%!”

  林部长默默的点头,嘉禾集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陈司长见状继续说道:“据说盐碱地的改良情况也很好,但苜禾1号的耐盐碱程度还没有具体的评价。”

  苏国洲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情绪激动。

  “林部,苜蓿草确实能耐盐碱,但要想抑制地下盐碱的上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谓的超级紫花苜蓿根本就是不可能存在的品种!”

  “苜禾农牧的苜蓿种子肯定夸大了!”

  林部长目光平淡如水,让人看不出他的具体想法,片刻后,才说道:“这事挺重要的,还是需要亲自取验证一下。”

  “这样吧,让规划设计院派人再去一趟陇省,收了别人那么多设计费,该有的服务还是要做到位。”

  “那行,我沟通一下。”

  这时苏国洲也忍不住说道:“我跟着去趟陇省吧,华苜1号后序品种的开发也会把西北地区考虑进去。”

  林部长点头同意,苏国洲和苜禾处处不对付。

  如果苜禾1号能得到他的认同,全国大范围推广的时机就成熟了!

  苏国洲的心思也不言而喻,就是想亲自去看下。

  团队几十年辛苦培育出来的华苜1号,按理来说在国内应该是天花板级别的品种了。

  耐盐碱方面更是在滨海盐碱地上经过了三四十年的考验。

  可就算这样,也很难说能改良重度盐碱地。

  苜禾肯定有虚假宣传的成份!

  如果可能的话,他定要揭下苜禾虚假的面纱!

  很快,畜牧司就派出了以苏国洲为代表的专家技术小组前往陇省,同行的还有规划设计院的周博士等人。

  陇省这边也很重视。

  省市县都派出了农业口的相关人员陪同,同时也派出了国内另一位牧草领域的权威翁立新教授作陪。

  翁立新已经被郭阳聘请为苜禾农牧的首席技术顾问。

  在牧草领域,翁立新和苏国洲两人就是国内的顶级专家。

  一人就职于华夏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培育出了以华苜系列为代表的牧草品种。

  而翁立新则是在高校,陇苜系列苜蓿品种在西北地区的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

  随着国家对牧草行业的重视,未来两人都有希望竞争院士!

  两人一见面,

  苏国洲就不掩饰的说道:“苜禾1号是你审定的品种,没给你学生开后门吧!”

  “等伱亲自看了你就知道了。”

  翁立新笑了笑,也不恼,更不想做无意义的争执。

  搞科研的人都很纯粹,用技术和事实说话。

  苜禾1号只会让所有牧草育种家们哑口无言!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