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章 丰凯农机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不是一直在生产吗?产品赶不上大厂的质量,价格还不便宜,不好卖的。”

  “老郑,还赌不赌?”

  “不是引进了一些零部件生产设备吗,能自己研发生产吗?”

  同时,为响应集团公司的要求,公司目前也能生产一些关键的零部件。”

  “还能有啥不一样?”

  余洪海的老丈人在鲁省农业厅是管农机的,他自身也搞了那么多年农机经销。

  “拖拉机的年产能能达到多少台?”

  在很多人眼中,整机都比零部件技术含量高,也更挣钱,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误区。

  专利已经申请了数十个,还有一些在排队,一些在测试研发。

  在郭阳的连番诱惑下,便跳了出来。

  “现在普通厂子的产品都差不多,比的就是谁更便宜。”

  关程挠了挠头,

  尤其是动力领域的突破,

  地方官员想往上爬,你不得拿出点政绩来?

  丰凯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是关程,明尼苏达大学的农业工程博士,曾就职于某跨国农机企业。

  但这是直接给农民的财政补贴,更体现了国家扶贫济弱的决心。

  靠!

  农机行业真是太细了。

  整合完成后,余洪海便组织扩大了鲁省的农机生产基地,在九泉的新工厂也正在建设中。

  郭阳已经到了丰凯的研发中心,看了半天,除了拖拉机略懂外,其余的都有点懵。

  关程停下来喘口气,看了看聚在门口闲聊的几位工程师,都是业内的熟手精英,门内外也都摆放着各种机械。

  “加上九泉的组装厂,年产能能达到1000台。”

  余洪海也不在,忙着去和各地政府勾兑了。

  “关程,跑那么快,你媳妇来啦?”

  关程说道:“公司马上会推出新的单缸和多缸柴油机,以及拖拉机系列产品,还有主轴承盖类零部件材料。”

  ……

  是从‘由农补工’到‘由工补农’的重要转变。

  关程说道:“联合收割机不成问题,自研的柴油机就能满足需求。最大的问题是牧草收获机的打捆器,需要从欧洲进口。”

  “丰凯明年的销售额能不能上千万,谁输了绕市场裸奔一圈!”

  其余的,陕省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拿出了2000万,苏省2000万……

  农业大省豫省有5个县今年能享受到中央补贴,加上本省的资金自筹,总投入也只有1000多万元。

  你是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区?

  一个粗略的统计是,中央农机补贴政策出来后,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

  “拖拉机?不会还是手扶式拖拉机吧!”

  郭阳想了想,

  这样的话,能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就只有拖拉机了。

  技术都是集团公司现有的,研发中心只是按图索骥的在研发。

  平时偷懒摸鱼的种种场景浮现,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关程硬着头皮说道:“接下来研发中心会加强管理……”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