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章、狗窦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岁有信送来,尚且康健。只是河阴为胡贼三日一扰,叔父忧心忡忡,夙夜不寐,只恐难以持久……”

  河阴弹丸之地,其实胡汉军若是全力进攻,破之不难。问题一是不足为虑,刘曜还忙着攻打长安呢,刘聪还着急抵御刘琨呢,就暂且顾不上荀组;二则荀组也联络了周边很多坞堡主,包括蓬关的“乞活军”陈午,互呈犄角之势,若不以大军往剿,也没有太大胜算——所以才能苟延残喘,活到现在。

  裴该顺着话头就问下去:“荀公既受命镇护荆北,未知可曾将家眷携来啊?公膝下,子嗣尚繁茂否?”

  荀崧摇摇头,说:“生儿多夭,今唯一子名蕤,尚在冲龄……”

  裴该心说这又是一个老来得子的……前一个是郗道徽,四十多了,儿子还在襁褓之中,而且预计下面还得有好几个,目前全是液体……是否因为这年月的人们结婚太早,再加上医疗水平低下,所以普遍的初生之子难以保全么?

  不过他问荀崧子嗣,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随即追问一句:“只有一子,未曾得女么?”那个荀灌娘究竟存在不存在啊?

  荀崧瞥了一眼第五猗,摇头叹息道:“本有一女,跟随来至荆州,或许是水土不服之故吧,去岁便也夭折了……”

  裴该微微点头,心说果然不可信,十三岁弱女请兵救父云云,全是扯淡。随即又问:“荀氏为颍川高门,家族必然是繁盛的,不知尊叔父有多少子嗣?”

  他一时间也想不出别的话题来,只好揪着荀家的情况问——因为第五家族是什么状况,他完全两眼一抹黑啊,除了第五猗外,想不出此世还有第二个姓第五的,实在是没有寒暄的由头。至于杜曾、王贡等人,他倒是也挺有兴趣,问题是不理第五猗,转问荀崧犹有可说,那俩货地位太低,又还没有开过口,就不便隔过第五猗去跟他们搭话。

  他也注意到了,第五猗和杜曾,以及杜曾和王贡之间,常有眼神交流,貌似是第五猗催促杜曾,而杜曾暗询王贡——也不知道是何用意。

  一边和荀崧寒暄,一边喝酒,时候不大,便有仆役上来添菜。这年月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座,采取分餐制,每人面前都放一张矮小的食案,大概两尺来长、一尺多宽,实话说摆不下太多的碗碟。一般士人吃饭,四菜一汤就差不多了,案上正好摆满,这公卿之家,又是设宴款待贵客,就不可能如此寒酸啦,而必须要不时地撤去旧碟,布上新盘。

  这回端上来的是大盘的炙烤,尚不清楚是什么肉,但是烤得焦黄,油汪汪的,还抹着饴糖等各式调料,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但是很奇怪,端到裴该案上来的肉炙,竟然是木签尖端朝着客人,这就很不合规矩啊。裴该不禁抬起眼来,略略一瞥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