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八章 族群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女性,审美趋向也一样在日渐西化,对自己意兴阑珊,而对西方族群中的男性趋之若鹜。

  审美趋向的被渗透,杀伤力,对男性与女性是很不一样的。

  追逐异-性,获得繁衍的机会,两-性的态势从古到今都不尽一致,相对而言,男性普遍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在竞争中有所斩获。

  而在当今时代,非西方族群的男性,由于自身价值被严重压低,支付的代价必然要更高昂。

  相比之下,非西方族群的女性,则只要放低姿态、不要求对方付出太多,就比较容易获得自身(被渗透而扭曲的)审美之满足。

  无形的文化渗透,就是这样,一步步加剧了非西方族群中男人与女人的对立。

  进而,衍生出诸如“Easy_Girl”这般令人作呕的群体。

  这种丑陋的现象,直到西历1488年的今天,也仍然存在,背后的深刻动因,让方然格外意识到文明的人文领域,是多么主观的一种东西。

  扪心自问,托马斯*安生的审美,同样建立在西方族群相貌的基础上。

  所选择的生化仿真人,也大抵如此,也不过是在条件如此宽松时,索性放飞梦想、而杂糅了某些猎奇心态,而选择混血外形的Alice和Sara。

  但是,和盖亚表面无数被蛊惑、被渗透而不自知的庸碌众生相比,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明白自己对“绝色美女”的憧憬与追求,这趋向中的绝大部分,都并非天生,而是多少年来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所造成。

  假如,仅仅是假如,率先在盖亚表面发展出先进科技、进而建立资产主义的群体,并非西方族群、而是南大陆上的黑色族群:

  那么到今天,整个世界的审美观,想必一定会是天翻地覆。

  相貌的“美”与“丑”,人的判断,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是很主观的意识活动。

  这一点,差不多在八、九年级,意识到人类的两-姓差异时就逐渐思考明白,现如今,面对人类文明积累的全部人文成果,方然的观点是明确的,他知道,FFRI专家组的判断没有错,这些成果,五彩斑斓的历史积淀,实实在在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没有什么用处,而只是整个社会的点缀,花边。

  可是即便如此……

  用不着摹想,但凡稍稍自省一下,三十五岁的男人也不难察觉,这些无用的人文概念,

  未必会像自己起初想象的那般脆弱。

  审美,多么显明的例证,即便明知道一个人的审美,并非天生,绝大部分判断都源自后天的环境熏陶;

  但也是没有用的,不论理智发出多少呐喊,怎样控诉这扭曲的世界,自己对美的判断、倾向与好恶,都无法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再怎样理性批判,意识到当今时代的审美趋向,从大眼睛,到大长腿,都是经验主义的错误、和历史遗留的残迹,即便将这一点认识的再深刻,这早已定型的美与丑之判断,也不会稍有更迭。

  所以,人文也并不是无用,而是与客观存在一样强大吗。

  不,方然但分外清晰的意识到,这似乎也只说明,自己,与世上每一个人,都必然会受历史的影响。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