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〇三章 迁移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保障“意识迁移”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将规划设计四十五万线的迁移机构完工。

  这一配套设施,前后总投资超过五百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盖亚净土年能源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对照十八个月的迁移周期,容易算得,设施每一天新接入的人口数,

  大约在八百二十三。

  考虑到系统的冗余备份,以及,一“甲子”六十年的身体预期使用寿命,阿达民将设施的日接入量,定在八百二十,未来人类再次“接入”血肉之躯,操控身体生活在人类文明之中,每一天的投放量也是八百二十。

  换句话说,在未来的文明时代,盖亚净土每天都会有八百二十人“降临”,

  也会有身体寿命到期的八百二十人“离去”。

  从“意识迁移”,到“意识连接”,再到“意识断线”,后两个步骤,会构成一个闭循环、执行近乎无数次;

  而前一个步骤,则是人类通往永生的一劳永逸之手段。

  这一切,对意识迁移的当事者来说,既新奇又忐忑,为此,盖亚净土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庞大的支持体系,对即将进行意识迁移的民众,进行从技术剖析到心理支持的全方位干预,保障其顺利度过这一环节。

  西历1530年,大规模的意识迁移开始之前,盖亚净土的大约两千名危重病患,就已分批次迁移到“混沌”系统之中。

  一系列的迁移过程,成功率,宽泛的讲可以认为是百分之百,这增强了方然的信心。

  危重病患,每一天都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界,即便以盖亚净土的医疗条件,也无法长时间保证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尽早迁移就是一种必须,此外,不言自明的动机还在于,利用这些病患来验证措施的安全性,即便这听起来有点残酷。

  否则又能怎样,用大活人做验证吗,今天的盖亚净土哪还有这种“材料”。

  在久远过去,掌控东北太平洋大区、乃至其后的若干年间,大区的医疗、生命科学研究,还一度利用过很多活体。

  对待人间渣滓们,无须同情,这当然是无所谓。

  但今天,盖亚表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同类,哪怕动用尤洛浦等地的地下储存库,里面那些毫无知觉的血肉之躯,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当然更没有可能去凭空制造一些“材料”,再将其送进充满未知风险的迁移设施。

  何况对危重病患而言,生命,原本就已幸运得很,倘若不是活在今天的盖亚净土,而是在旧时代,这些人不出几天就会尽数下车,迎接那注定的命运。

  当一种风险,无论如何无法回避时,身为理性的决策者,阿达民当然会拍板。

  反正,就算不尝试意识迁移,任时间流逝,各种风险与概率也迟早会杀死这些病患,续命之术终究有能力的极限,并无法持续到永远。

  两千多人一一迁入“混沌”,成功率100%,这很欣慰。

  不过,迁入“混沌”后,这些人的自我意识状态如何,接下来,又要在这一非人的机械系统中禁闭多久,

  这,是首批几十万迁移者,咨询最多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