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 过年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只有领兵权,没有调兵权。

  也许是朱棣想通了,也许是他对比自己还要显老的大儿子有了一丝怜悯。在朝会上,他也让人专门制了一篇敕文,表扬了他以往的辛劳成绩,给他加封了一处农庄,并且给他的仪仗增加了一个卫。

  既然是敕文,给了朱高炽好处,当然也免不了告诫一番,让他以后用心做事。

  朱高炽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好处拿,一时之间感动流涕,在百臣面前上演了父慈子孝的一幕。

  大朝会大约从凌晨两点多就开始了,一直到早上九点左右才散朝。

  听到太监和锦衣卫同呼散朝,奉天殿立刻变成了菜市场一般喧闹。文武百官之间相互问候新年好,纷纷还长揖行礼。

  朱瞻基年纪最小,辈分最低,虽然身份高,职位高,但是别人行礼,他也要全礼相还。

  这一番拜年下来,脸笑僵了,腰也感觉要断了。

  初一不拜年,从初二开始,朱瞻基带着一帮弟弟妹妹,就开始了走亲戚。

  朱高煦还没有离开京师,他也不敢大意,凡是出门,身边的护卫都是严阵以待。

  不过朱高煦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忙着招兵买马,他的应酬也不少,加上没有抓到朱瞻基的把柄,所以也没有来找朱瞻基的茬。

  今年既然已经要给他选妃,那么他走亲戚的时候,自然也就多了一方面的应酬,不管是去到舅舅家,还是去到表叔家,那些女眷都会向他推销一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

  朱瞻基也是来者不拒,承诺只要能进入最后的晋嫔阶段,绝对会留在宫中。

  他也没有忘记孙娴,在初九这一天,还专门带着孙娴到他的外祖母家里,跟她从山东赶来的父母见了一面。

  孙娴自十一岁入宫,跟自己父母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以至于她还能认出自己的哥哥,却连几个弟弟都不认识了。

  虽然在宫中被教导的波澜不惊,但是人之天性犹在。此番相见,她与母亲哭作一团,好一会儿才平静,与母亲窃窃私语起来。

  朱瞻基的外祖母一直很喜欢朱瞻基,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太啰嗦。

  特别是孙娴又是她送进宫的,现在见朱瞻基对孙娴还满意,她就更倚老卖老起来,处处居功。

  朱瞻基也不跟她计较,反正她又不是想要索求什么,还不让她一个老太太自得其乐,自我陶醉一番吗!

  孙娴的父亲孙忠倒是个老实人,面对朱瞻基这个比他身份高了太多的太孙,虽然未来会是他女婿,却也不敢有半点不恭。

  朱瞻基耐着性子陪他聊了一个时辰,中午还跟他共进了午餐,吃过午饭才找了个借口先离开一会儿,到徐家家庙去拜见徐家三姨奶。

  这位三姨奶也是一个奇人,她们四姐妹,一个皇后,两个王妃,她却矢志不嫁。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想要立她为皇后,却也被她拒绝,只愿意青灯古佛度过一生。

  朱瞻基小时候跟她见过几次,知道徐皇后很是心疼这个三妹。她对小时候的朱瞻基也很亲近,所以朱瞻基对这个品貌高洁的三姨奶也是很尊敬。

  凡在京城,一年也总要见上两次,给她送一些宫中用度和西洋玩意。

  礼物送到,朱瞻基隔着窗子跟她闲聊了几句,又才告别,在街上闲逛了一圈,回去接了孙娴一同回宫。

  年过了,各项计划也该到了实施的时候了。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