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章 经济学家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两天过来了几个搞经济的专家,要到咱们厂子里搞调研,还要指导我们的工作!这些人口气很狂,我一看这样子,就说要请示总公司,过两天再回复他们,没想到他们还当真了,今天又来了!”

  “你拒绝的对,以后凡是搞经济的绝对不准进入我们的厂门!”

  杨东升对这群人的唯一印象,就是“一群卖国贼”。

  整个九十年代,这些奇葩都在宣扬一个观点:按照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就得固守产业链底端,就该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否则中国十几亿人口,去做发达国家的产业,国际经济产业链就会崩溃。

  这种人来打扫卫生,杨东升都不要,还想来指导沪上工厂的工作。

  谁给他们的勇气!

  两人走进一间厂房,这里正在进行生产,现场干净而整洁,噪音也非常小。

  杨东升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各种高端机床,那些欧美商人能力果然不是盖的,杨东升之前运不回来的设备,他们轻而易举就搞定了。

  按照各方面的进度,明年沪上公司就要集中出成绩了,这一下子如果冲不出来,那么杨东升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如果冲的出来,沪上公司就是杨东升的人才基地。

  总之明年沪上工厂的压力会非常大!

  离开工厂后,杨东升让人打听了一下迁户口的事,他准备把周影、杨淼、周丽的户口先迁到沪上,杨东升和杨日初的户口目前都在学校,毕业后,也会迁到沪上。

  一方面是杨东升的生意越做越大了,再待在瓜州那个地方,已经越来越不方便了。

  另一方面杨东升实在不看好瓜州的发展。

  机场的事还没搞利索,最近瓜州又提出要搞食品工业园。

  这个项目杨东升很熟,又是一个投资几十亿,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

  有这笔钱,怎么不能搞定一条汽车生产线?

  汽车生产白名单是难搞,但是没进入这个白名单,最终搞起来的汽车制造企业有的是,皖省一家汽车公司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如果皖省省会庐阳是风投最牛风头城市的话,瓜州就是全国最瞎风投城市。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瓜州经济在各方面都领先于这个邻省省会城市,但是杨东升重生前,庐阳已经大幅甩开了瓜州。

  要搞研发就得有人才,城市太差是留不住人的,瓜州就是一个留不住人的城市!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生在地矿大学身上的一件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地矿大学的设施已经普遍老旧,想建新校区。

  有些人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先前几个项目亏了上百亿都不在乎,现在忽然想起来经济效益了!

  地矿大学想建新校区,要先出一大笔钱买地,地矿大学当场就傻了眼。

  南江市听说这事后,直接联系了地矿大学,给地矿大学免费划了一块地。

  地矿大学非常高兴,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瓜州这才慌了,低价给了地矿大学一片火葬场旁边的地。

  虽然地矿大学最终没迁走,但是此事之后有能力的人才纷纷出走,包括时任地矿大学校长,一位才四十几岁的院士,直接去川大当了校长,地矿大学就此开始了王小二过年。

  杨东升正准备去北江考察,瓜州方面却出事了。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