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平静江南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孟咸胸有成竹地说道:“要取对马,也不难。”

  众人都静下来,齐齐地看着他,等他的下文。

  谁道,孟咸却说:“某等要取对马,无非是要借助对马的交通便利。却无需完全控制对马。”

  “所以,大可在对马找宗氏买下一大片地方,让宗氏参与对倭的贸易……”

  众人听着,眼睛都开始亮了,又是一张李代桃僵的牌!

  联合航运合作社在跟倭国贸易时,主要是走筑紫南面的夜久、奄美,在这里大岛上跟中转的倭人易货。

  走这条线路,除了路线熟悉之外,一路上有海岛作为参照之外,并没有什么优势,事实上,比起从翁山直航过来,还要远一些。

  更不用说,其中一大块利益,还让这些中转的倭人吃掉了。

  现在航海技术支持直航了,自然就没必要去绕那么一圈了。

  可一旦改走对马岛,那肯定是断了之前那些跟自己在夜久、奄美易货的倭人的财路。

  如果这些人想要报复,那么对马岛宗氏将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

  “哈哈……可以!”王延兴大笑着,确定下了这个计划,“此间事务,就要辛苦参军和各位了!”

  “属下自当竭力而为!”众人齐齐答道。

  而孟咸却又道:“耽罗岛上,还需要一位主事之人,还请主公安排!”

  这个人选,却是早就安排了的:“某准备让林侠赐去!你们以为呢?”

  林侠赐在海檀山上当头已经有两年了,经过他的建设,今日的海檀山,已成人间沃土。

  不过,岛上最大的产业,却是盐!

  除了最初王延兴亲自主抓建设的盐场外,林侠赐在岛上,将向阳沿海的坡地,大都改成了盐场。

  现在岛上足足有十四个盐场。

  比起当日的盐场,现在的海檀山盐场,又有一番改进:

  提水改用了风车,可以日夜不停地提水!而且,还不需消耗畜力。

  另外,还增加耙盐的工序。

  就是在一日里蒸发量最大的时候,不断地用耙子,耙动蒸发池里的海水,促进蒸发。

  这让海水蒸发的速度,比起之前那般静止地晒,快了差不多一半。

  只是,在烈日下,在蒸发池里,托着沉重的耙子走来走去,却不是个轻松活。

  暂时是将抓捕来的奴隶、和被判了劳役的罪犯来干这活。

  且不管这中办法是不是人道,可海檀山的海盐的成本,却是被成功地降到了每斗五文上下。

  当然,毕竟海檀山的纬度比较高,不是最佳的晒盐点。

  现在杨波军控制下的区域内,最佳的晒盐场,在儋州。

  在那里,每斗盐的成本,只有三文。而且,产量更大!

  当然,儋州能有这个成绩,也是有林侠赐的底子作为支撑的。

  不管怎么说,林侠赐,在海檀山,功不可没!

  而现在,海檀山的重要性比起两年前,大大下降,环境也要安全得多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