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国民经济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甚了解,甚至是初次听过,或许有的学员虽然有所接触,但是队其中的精神了解得不是十分透彻。”

  “那么,某这次便讲得通俗一些,浅显一些、实际一些的……这样一来,对那些已经深入研究的学员可能要吃点亏了,某等可以讲演结束后再一起交流……”

  听到这段风趣的话语,知道,今天的讲演不会太复杂,卢延巡、童继昌和屠小原本还有些惴惴的心才放松了起来。

  果然,王延路正式开始讲演的时候,没有像老师讲课那般呆板地讲概念,而是从一个最俗气的字眼讲起:钱。

  “某先问一问大家,大家到了每个月二十五号的时候,有没有开始盼一件事?”

  台下听到这话,立即起了一阵笑声,因为每月的二十五号,正是各单位要开始发放饷金的时间。在这里听课的学员中大半都是像童继昌和屠小这般有职务的,每月大概是二十五号之后,会陆陆续续地发放饷金。

  每当要发饷金了,自然是最盼望的时候了。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招讨使麾下,各单位、各部门、各营,都能有如此大量的银钱发放给大家?”

  那自然是招讨使善于敛财,而副使善于管钱啊!台下立即有人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听到这话,王延路却哈哈笑道:“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说对呢?正如你们所想的,银钱确实需要经过敛聚合管理两个过程。”

  “可为什么又不对呢?”

  “某若是一番大道理讲下来,一来难懂,二来费事,那某便按实例来说说吧!”

  “大家此前,应该都有所了解,大唐之下,各州各镇,但凡官府敛财,则民众必定穷迫!”

  “民众穷迫,则官府收入必减。”

  “官府收入不够时,定然又要加税赋……则民众愈发贫弱!”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民越来越穷,而国,越来越弱!”

  “是以,有巢贼之流作乱时,则应着群起!”

  听到这里,厅中已是一片鸦雀无声。

  扬波军和王延兴属下的官吏,大多是寒门出身,很多,甚至就是九死一生的流民!他们所经历的苦楚,不用多说,大家都苦于心中,难以言表。而起根源,确实可以追溯到官府敛财上来……

  说道这里,王延路突然话语一转:

  “可在招讨使治下,你们可有这种感觉?”

  “招讨使治下各州县,税赋有多少,大家多少也有所耳闻,可这些州县之民,是否陷入了穷困?”

  “某以儋州为例,在招讨使治理之前,每年税赋不过五百贯,乡野村民,要吃半年的野菜杂粮!”

  “而现在,儋州每年之贡献不下十万贯,而儋州之民,吃穿住行较之泉州,毫不逊色,此何也?”

  “为何大唐天子收纳赋税,民众越发穷困,而招讨使敛聚财富,却人民越发富裕?”

  “民越富,而国越强!则进入了一个两型循环!”

  “而招讨使能有次为,关键的四个字,便是今日某要讲的内容:国民经济!”

  说道这里,登时,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而王延路讲演的正文,这却还未开始……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