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蝌蚪符箓_我跟爷爷去捉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大概意思是说‘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当然,这还不能作为定论。”

  爷爷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他曾经讲过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来。不过我见他还没有说完,不好打断深究。

  “再说夏禹书,它传说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制书体或所写的字迹,即钟鼎书或蜾匾篆,总共只有12个字。比苍颉书还要少16个字。千百年来夏禹书没有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所以被称未界千古之谜;甚至赋予神话般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的不可辨认的神秘色彩。它是中国八大无法破解的古文字之一。”

  “红岩天书,也称红崖天书,是贵州省某个苗族县晒甲山崖石壁上一块长达百米,高达三十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面有几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的如斗,小的如升,形状像是篆书又像是隶书。有人说红岩天书写于1406年,是明初逊国建文皇帝所颁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我也不知道这种说法可靠不可靠。同样的,它的真正意义也是没有人能确定。”

  “夜郎天书嘛,是对贵州省一个彝族地区发现的古籍的称呼。由于当地的位置是过去夜郎国的国境,所以该古籍被称为‘夜郎天书’。夜郎天书共有4480个字,以毛笔烟墨书写,由曲线和圆圈组成,笔画都像篆刻似的被屈折起来。笔画粗细不一,而且疏落有致。”

  “巴蜀符号,又称巴蜀图语或者巴蜀图形文字,是150个不同图符,统称‘巴蜀符号’。它们多数是实物图像,既没有动词、形容词、和连接词,也没有数目字,这还不能构成文句,只是看图解寓意的符号,既和甲骨文、古彝文不同,也与后来的巴蜀文字不一样,也是无法破解的文字。”

  “蝌蚪文更加神奇,最初是指神仙使用的文字。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是在于笔画起止,都以尖锋来书写,其特色也是头粗尾细,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

  “东巴文书是用万物有灵的思想来图解天地、日月、风云、雨霁、动物、植物、战争、爱情这些客观事物的来源,也写了众多的鬼神、魔怪等。每个字的具体意义无据可查。”

  “说到岣嵝碑嘛,那就跟我们距离要近很多。它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所以称为‘岣嵝碑’,原迹已无存。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也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个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有人猜测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伪造。”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