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个扫黄案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_北上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

  侯玄演苦笑一声,摸着额头说道:“好吧,真拿你们没有办法。”

  顾炎武兴冲冲地走到书案前,亲自给他研磨铺纸,侯玄演笑道:“能得顾绛研磨,不写出点好东西,还真对不起你。”

  “王爷,请!”顾炎武一摆手,神色颇为激动。

  王府外,顾炎武皱着眉头,捧着一张纸。

  上面是王爷亲笔写就的文章,马上要登在下一期的邸报上,但是内容实在是出乎顾炎武的预料。王爷用了近乎夸张的语调,将那对贪财的木匠父子一顿夸赞,并且说出了他赏赐下的金银。

  那是整整一千两...黄金,就算是酷爱木匠的天启帝,也没有这么豪绰的手笔。

  侯玄演当然不是木匠爱好者,其实他看到这些东西还行,让他自己做是门都没有。

  他之所以如此抬高那两个私德有亏的木匠,一是为了鼓励民间的发明,众所周知曾经的四大发明都是我们汉人的,但是到了明清之际,欧洲疯狂涌现出各种发明家,汉人却熄了火,这说明不是我们没有发明创造的智慧只是没有适合的土壤和环境。就拿这个水力纺车来说,其实早在南宋我们就有了利用水转作为动力的大纺车,不过后来逐渐失传。这一次的水力纺车则更加先进,而且十分简单,甚至可以推广到锻造、打磨、搬运。从功用上讲,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动力装置。

  二来这个水力纺车也值得这样赏赐,它将开启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汉人的丝绸和布匹天下驰名,但是身穿锦缎的又有几人?有了这种可以昼夜不停的设备,才可能让富裕的汉人们,都穿上锦缎。不光是为了赚那些洋鬼子们的钱,就算为了天下百姓能够穿上好一些的衣服,这项发明也值得大赏特赏。

  说白了,这是一个抛门砖,将会引来一股发明热潮。

  虽然侯玄演拒绝了“投稿”,但是报纸带来的巨大声望,让朝中不少重臣都跃跃欲试。

  王夫之就偷偷找上了好友顾炎武,在第三期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论点,他的文章中痛批禁欲主义,反对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并且对朱熹进行了挖苦讽刺,此举引来不少保守派的反对,张名振等人就刊文驳斥,认为他这是为了博人眼球。

  双方展开了连续几期的辩论,陈明遇、张煌言、马士英、姜建勋..等朝中重臣全部忍不住参与其中。每个人在洋洋洒洒的文章中,都夹带私货,很快又有了不同的矛盾。

  普通百姓哪里见过这种神仙打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捧着张报纸,津津乐道。

  慢慢地这种争论传播到了民间,引发了民众思潮的空前活跃,对此侯玄演一概不管。

  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自由,老子可管不到,只要不作乱造反就行。

  在大佬们争论的主要板块下面,有一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