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本内战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下关炮台外海,中英法美四国的八艘战舰分成了两个纵队,并开始用舰炮对下关炮台进行猛烈的炮击。

  天津号位于第二纵队,并担任了第二纵队旗舰的角色,其甲板上的多门火炮在半个小时前就已经开始炮击。

  八艘战舰虽然大小不一,吨位较小的只有几百吨,但是装备的火炮数量却是一点都不少,加起来可是有近百门火炮之多。

  如此众多的火炮进行炮击,以至于海面上到处都是隆隆炮声,硝烟弥漫。

  一开始日`本方面的下关炮台还进行了回击,但是日`本人的火炮口径小,数量也不多,根本就无法有效反击联合舰队。

  而炮台遭到舰队火力的猛烈打击后,很快就是遭受了一定的伤亡。

  随着一颗又一颗的大口径榴弹落在炮台之上,掀起的爆炸造成了众多日`本岸防炮兵死伤。

  不过就在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联合舰队对下关炮台进行炮击的时候,这支临时舰队的总司令,英国海军上校亨利却是没有把目光投向日`本人的炮台,反而是用单通望远镜一直观察着后方的天津号。

  作为一个参加过1858年中英法战争的英国海军军官,1858年的时候他也曾作为一艘战舰的船长参与了对吴淞炮台的进攻,那个时候他就对中国人的后装火炮影响非常深刻。

  当时英法联合舰队的实力无疑是非常强大的,火炮总数也是超过了陆地上的岸防炮,但是在炮战之中却是没能获得多大的优势。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的中华军把大量的后装火炮搬上了炮台。

  当时中华军的后装火炮给英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甚至直接促使他们下决心大规模服役后装火炮。

  1858年的中英法上海之战。对现有的世界军事理论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其影响性丝毫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俄战争。

  这一场战争让英法两国的陆军改装并服役了后装步枪。同样也是让两国海军,尤其是让英国海军服役了后装舰载火炮。

  比如那条铁甲舰勇士号,就是装备了多门大口径的后装火炮。

  如今亨利再一次看见中国的天津号进行炮击,不由得暗自估算着中国海军的实际战斗力!

  他们的后装火炮不管是在射速还是射程上,都要超过了前装滑膛火炮,不这一点对于亨利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据他所知,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后装火炮也不差。

  但是让他感到有些疑惑的是,这些中国人打出来的榴弹的有效命中非常高的。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的榴弹的有效命中。

  这个有效命中,并不是说命中率,而是说榴弹飞到敌人的头上后能够准确的爆炸。

  这个年代的榴弹还非常简陋,可靠性非常差,有时候榴弹打出去了,还没飞到敌人头上就爆炸了,而有时候落地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