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八章 辽河之战(四)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民军的防线和野津道贯认知中的战壕确实有些不同,似乎是更复杂,战壕的线路也更曲折,当然这些细节在进攻之前,野津道贯也有所查觉,但当时他认为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己,也就没有太在意,而现在看来,这里面恐怕是大有名堂。

  其实人民军挖掘的战壕虽然简单,但确实是大有明堂,而且是完全运用了旧时空里的一战时期的战壕布置,整个战壕分为三层,全部是采用齿口形或是梭角型,这样有利降低敌军火炮的杀伤面积:第一层为前线壕,布置普通士兵,在战壕对敌的一面还建有一道高约40cm的胸墙,并留有射击口,而且胸墙和壕口之间还留出约30cm的手肘台,这样士兵在站立射击时,可以将暴露部位降到最低,还可以放置*;而在战壕的侧壁上,还挖出了放置子弹等物品的弹药口。而靠内侧战壕侧壁上挖出数量众多的壁洞,一方面可以供士兵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防御敌军的炮火。

  第二层为支援壕,是机枪和迫击炮的阵地,距离前线壕约30-40米,胸墙的高度为90-100cm,这样机枪射击时就不会被前线壕所阻挡。

  第三层则是预备壕,是战地医院,伙房、前线指挥所、预备队等安置的区域,距离支援壕约70-100米。

  三层战壕之间有交通壕相连,互通十分便利,而在这三层战壕之前,还布置着若干散兵坑,每个散兵坑里可以布置一个班的士兵,主要是扩大阵地的纵深,而在战壕的后方,则是炮兵阵地。

  当然除了战壕之外,人民军的火力布置也是配合战壕,层次分明,由60、80迫击炮负责对500-1000米范围的敌军进行打击;由机枪、掷弹筒负责对200-500米范围的敌军进行打击;步枪则负责对50-200米范围的敌军进行打击;50米以内,则是手枪和*负责。

  这样形成对敌军的波次打击,可以将人民军的火力威力和打击力度都得以最充份的发挥,在弹药的投送量相当的前提下,可以对敌军造成最大的杀伤。另外日军还是没有吸取与俄军交战的教训,在进攻时仍然还是排成的密集阵列,日兵之间的距离基本不超过5米,有时甚致只有2、3米,而且也不讲进攻的层次,互相掩护,就是一味的向前冲,这样等于是给了人民军更为巨大的发挥空间,而且又没有火炮的威胁压制,因此日军的进攻几乎是成排成片的倒地,伤亡惨重也就并不意外了。

  第一天的战斗竟然就是如此的不顺,这也确实是大大出乎野津道贯的意料之外,而且就在当天晚上,野津道贯收到了驻守沙岭堡的第11师团长土屋春光的电报,这才知道沙岭堡的战事进展也对日军不利,沙岭堡的外围阵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