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五)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而罗岳显然是对二战中那些军人更感兴趣一些。

  不过罗岳对鲁登道夫也没有什么恶感,相反对他还有些佩服,毕竟在一战后期,确实是鲁登道夫一个人在支撑着德国的大局,而德国最终失败,主要原因还是国力不足,并不是鲁登道夫的能力不够。而且有青岛方面的命令,在大面上也是要过得去的,当然,罗岳不会在海参崴久留,最迟明天就要上船出发,因此罗岳立刻命人马上安排时间,接见德国军事观察小组的成员。

  这时德国军事观察小组己经到达海参崴有2天时间,没有继续前进去哈尔滨,就是在这里等罗岳,虽然罗岳刚要离开远东战区,但他仍然保留着远东战区司令的职务,因此于情于理德国军事观察小组都应在这里等罗岳到来。而且这两天时间里,军事观察小组也没有白白浪废,而是都在考查海参崴的战场,对俄国在海参崴和勒富岛上修建的防御工事、炮台也都进行了认真的勘测。

  鲁登道夫是陆军军人,对海军并不在行,对登陆作战更是一窍不通,但他对俄国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却是评价颇高,虽然俄军守卫海参崴的兵力不足,但要攻破海参崴的防御,也不是容易事情,由其是从海上进攻,虽然鲁登道夫不懂海军,但舰炮打不过岸防炮的道理,鲁登道夫还是懂的。而人民军毕竟是攻破了这个坚固的要塞,因此人民军显然是采用了有效的战术。

  当然鲁登道夫虽然不懂海军,但他的小组中却有海军方面权威的人员,就是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上校,他在德国是与舍尔齐名的海军新锐。因此鲁登道夫向施佩询问,如果由他来指挥海军,如何攻破这座要塞,施佩将两手一摊,表示除非自己能再8艘以上的战列舰,并付出至少2艘战列舰被击沉的代价,才有可能从海上攻破这座要塞。他对人民军海军是如何攻破海参崴要塞,也充满了兴趣。

  得知罗岳己经回到了海参崴,并且要会见德国军事观察小组,鲁登道夫和小组成员们也都换了军装,整整齐齐的来见罗岳。

  双方见面之后,鲁登道夫和施佩都十分意外,因为罗岳看起来太年轻了,最多也就是30岁左右的样子,而且挂的还是少将军衔,鲁登道夫和施佩都德国军界的新锐,而且军衔都是上校,前者今年40岁,后者44岁了,因此这相比之下,罗岳确实是太年轻了一点。

  不过两人也敢因此而轻视罗岳,这不仅仅是因为外交礼仪,而是因为在罗岳的指挥下,人民军不仅攻下了海参崴,而且一路向西一直打到了哈尔滨,从而一举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势,就凭着这份战绩,罗岳就担得起少将军衔。鲁登道夫和施佩都是标准的军人,只认战绩,而不论其他。

  双方互相客气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