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四章 访问(四)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享受中国海关的低关税,因此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要比欧美各国低一些,有相当的竞争力,由其是轻工业产品,如布匹、纺织品,由于劳动效率低、利润微薄,欧美各国大多都放弃了这个行业,而日本由于人工低廉,运费小,乘虚而入,在甲午战争之后,几乎占到中国布匹、纺织品市场的七成左右。

  华东成立之后,对日本的纺织品靠成一定的冲击,但毕竞时间不长,因此直到远东战争之前,日本仍然占据着中国布匹、纺织品市场的一半以上。

  但远东战争之后,华东控制了上海以北的所有出海口,对日本进入中国的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同时华东也深化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生产原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导致中国矿产资源、生产原料的价格上涨,同时对日本购买的矿产资源、生产原料也多加阻碍,虽然在上海以南的港口仍然维持着只有5%的关税,但却失去了长江航的运输便利,使运输成本大涨,毕竟中国的矿产资源大半都在北方或长江流域。

  结果这样一来,不仅使日本商品的成本增加,同时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也大幅上涨,另外在中国市场上,日本也面临着华东的产品竞争,因此失去了大量的中国市场。没有了中国市场,日本的经济要想恢复,势必是难如登天一般。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其他国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只是其他国家基本都己经和华东进行过贸易谈判,互相都进行了利益交换、有所退让、妥协,而且欧美各国出口中国的多为重工业产品或付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华东的工业水平在这方面暂时还不能和他们竞争,只能吃掉一些底端市场,因此欧美各国虽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减少,但还能支撑。但日本一来是没有和华东进行过贸易谈判,达成经贸往来协议,二来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付加值不高,又和华东有极大的重叠,结果相比之下,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损失最大,对中国的出口量,己不足远东之战前的2成,进口量虽只有一半,但费用却几乎持平。

  如果华东和日本也达成商贸协议,华东在关税上对日本做出一定的让步,对出口日本的矿产资源、生产原料也放松限制,那么日本商品在中国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毕党中国的市场庞大,既使是华东的工业化有了长足发展,但产量仍然有限,不可能垄断整个中国市场,还是可以留出一部份市场份额给日本,虽然不能和远东战争之前相比,但总比现在强得多。

  但想要和华东达成商贸协议,就只能向华东妥协,向华东道歉,并赔偿损失,只是这样做了,就能够和华东达成商贸协议吗?

  伊藤博文沉默了良久,才道“宫本君,就算按照你所说的,日本向华东妥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