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争(上)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烈的抗议,指责华东入侵蒙古,挟持哲布尊丹巴八世的恶劣行为。俄国甴其指责华东进入俄国驻库伦领事馆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公约的外交原则,呼吁整个国际社会一起对华东进行制载;而清廷则坚决不承认哲布尊丹巴八世发表的脫离清廷的宣言,认为这决不是哲布尊丹巴八世的本意,而是在华东胁迫之下发出的违心之言,同时向各国发出请求,为清廷主持公道。

  不过俄国、清廷上窜下跳,闹得颇欢,但英法德美日等诸国却在这个时候保持着沉默,对俄国的呼吁不作回应,对清廷的请求也是婉言谢绝。

  德美二国本来就是中立,甚致略偏向华东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胡乱说三道四,而英法日三国本来是在改善与华东的关系,他们在蒙古都没什么利益,如果库伦打得好,能给华东制造一些麻烦,当然到不介意落井下石,给自己増加筹码,但库伦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现在大势己去,英法日三国当然不会为一个毫无扶植价值的势力而再去得罪华东,反正库伦被灭,华东占领蒙古,自己也没有损失。

  而俄国就不同了,俄国则是在蒙古投下了无数的资源,苦心经营了4、50年,现在虽不能说是被团灭,但随着华东强势进入蒙古,将来肯定会被彻底驱逐出蒙古。俄国自然是不会甘心,而且还有不少俄国权贵在蒙古有投资生意,一但华东控制蒙古,这些投资生意也必然就打了水漂,因此他们也极力的向俄国鼓吹要保护在蒙古的利益。

  本来尼古拉二世就对自己连续向华东退让绥协就心怀怨气,因此这次决定不再像华东退让,而这时俄囩驻乌苏里台领事馆的波波夫上校,又连续向圣彼得堡发电,极力建议协助海山,收复库伦,救出哲布尊丹巴八世,这样蒙古的局势尚有可为,于是尼古拉二世也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下令波波夫,任命他为俄国驻蒙古军队的总指挥,帮助海山复夺库伦。不过尼古拉二世总算不保持着一丝理智,没有下令远东的驻军参战,仅仅只是出动在蒙古地区的领事馆驻军,否则就是和华东全面开战了。

  除了库伦、乌苏里台城之外,俄国还在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等地均设有领事馆,每个领事馆的驻军少则百余人,多则200多人,虽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所有领事馆的士兵都集中起来,但也招集了3、400人,免强可以编成一个营。

  同时俄国又以华东攻击驻库伦领事为由,在国际上疯狂向华东施压,并且还拉上清廷一起,大肆制造华东不守规则、侵略的舆论。

  而失去了蒙古,对于清廷来说,这不仅仅是国家领地、颜面的重大损失,而且原来蒙古还是清廷许多权贵的退路,因为满蒙之间的联姻十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