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四章 清廷末日(十八)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军进城接管北京。当然各国也都清楚,人民军打进北京是早晚的事情,反正现在善耆、溥伟、铁良等人都己经离开了,因此与其让人民军攻入北京,到不如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并且力争能够参与谈判,在谈判中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

  听完了两位公使的建议之后,张之洞表示自己需要再考虑一下,让两位公使回去听消息。而两位公使刚刚离开,徐世昌就来找张之洞,并向张之洞报告了一个消息:唐绍仪带着光绪的书信,来到北京,要面见张之洞。

  原来拿到了光绪的信之后,秦铮立刻找来唐绍仪,要他带信进北京城去向张之洞劝降。唐绍仪自然愿意,这正是一个和华东政府拉近关系的大好机会,何况又有光绪的亲笔书信,唐绍仪也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说服张之洞投降,因此也欣然领命。而且又应唐绍仪的要求,秦铮命人先通知北京城里的潜伏人员,让他们通知徐世昌,让徐世昌在城里照应一下。

  接到了华东政府潜伏人员的通知之后,徐世昌也十分高兴,于是和唐绍仪约定好时间和进城的地点,并且亲自带领一队家丁,在约定好的城门等候,并且事先打点好了守城的士兵,等唐绍仪一到,徐世昌就打开了城门,放唐绍仪进城,但并没有立刻领唐绍仪去见张之洞,而是先将唐绍仪带到自己家里,两人整商议了一天,确定好了劝说张之洞的方案,以及后续的行动,一直到第二天,徐世昌才向张之洞通告。

  而听说唐绍仪带来了光绪的亲笔书信,张之洞顿时精神大振,因为这个时候光绪的书信不会有别的内容,肯定是劝降,否则华东政府也不会允许唐绍仪带出来。本来张之洞就有投降之心,只是过于爱惜自己的名声,因此迟迟下不了决心,但有光绪的书信劝降,那就不同了,这可是皇帝下的命令,那么张之洞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城纳降,不怕有损自己的名声。

  于是张之洞立刻下令,会见唐绍仪。两人见面之后,唐绍仪先将信拿出来,高举过头顶。而张之洞也不敢怠慢,先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并向书信连拜了三拜,这才从唐绍仪的手里接过了书信。因为虽然这只是一封书信,但性质和圣旨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不能有失礼数。

  信的内容也不复杂,大意是清廷失德,气数已尽,无力回天,而华东政府承诺全善待百姓,保全清室的陵寝,光绪不忍百姓再受战争之苦,因此下令张之洞放弃抵抗,向人民军投降。在信的末尾,还盖着光绪的玉印。

  看完信之后,张之洞先是高呼万岁万万岁,然后还装模作样的哭了起来,而徐世昌、唐绍仪也陪着张之洞哭了一阵,总之是将戏都做足了。

  最后还是徐世昌先止住了哭,劝道:“中堂,现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