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三章 婆罗洲(三)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下车去和守卫大门的战士办理手续。检查了罗岳等众人的证件,留写了相关的表格之后,守卫的士兵搬开拒马,让车队进去。

  军部的人经常来训练基地,因此对基地里的布置十分清楚,车队沿着入门的大道直行,两侧是两大的树木,而在林木的掩庶下,隐隐可以看到一排排白墙清瓦的房屋和进出来往的军人,看起来除了树木更高大,枝叶更茂密之外,其他的和青岛、上海等地的军营没有什么区别。

  而车队拐了一个弯之后,很快在一座五层的大楼前停住,这时师长马绪昆己带领着基地里的主要官员在大楼的门口等候。

  罗岳下车之后,马绪昆立刻迎了上来,敬了一个礼,道:“罗司令,欢迎来我们基地视查工作啊。”

  罗岳也还了一礼,道:“马师长,基地建得不错啊!你们干得很不错啊!辛苦了。”

  马绪昆呵呵笑道:“那里,那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嘛。”

  马绪昆是第一批进驻婆罗洲的军人,在刚到婆罗洲时,条件相当艰难,因为英国、荷兰殖民婆罗洲期间,在婆罗洲的驻军都不多,英国只驻军300余人,而荷兰在婆罗洲的殖民地是英国近3倍,但留下的驻军却还不到200人,当然这在殖民地也是很常见的情况,毕竟殖民地太大,而欧洲各国又离得太远,因此也不可能在殖民地上投入太多的军队,主要是靠从殖民地的原驻民中组建军队,当然这也不可能组建太大规模的军队,各国主要还是利用殖民地的各土著部落之间的矛盾,挑拔分化,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

  但驻军少自然不需要太大的军营,而华东政府一下子就开来了一个师的军队,原有的军营肯定是不够住的,何况在不少驻守军队的地方,原本是没有军营的,因此绝大部份士兵只能住在帐蓬里,而且军队一方面要参与开荒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与土著部落的战争,条件确实十分艰难,到这时为此,己有超过300名士兵死亡,由其是在第1年,死亡的士兵达227人,除了31人死于与土著部落的战争之外,其余全都是因水土不服、染上疾病死亡。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序到1年之后,训练基地,以及其他各驻军地点的军营建成之后,士兵们都搬入了宽敞明高、透风透气的砖瓦房间,也再不用住狭窄,封闭、气闷的帐蓬,而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同时士兵们也适应了婆罗洲的气候,因此染上疾病死亡的人数也大幅下降了。

  当然在此期间,俄国俘虏发展极大的作用,在婆罗洲服劳役的俄国俘虏,有近一半是为军队作事,因此各地军营的建设,大半都是俄国俘虏完成,这才是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所有驻军地都修建好军营的主要原因,其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