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七章 李鸿章来访(十四)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台,纱锭7万枚。盛宣怀还计划在镇江、宁波等地设10个分厂,最终达到布机4000张,纱锭32万枚,年产量可高达240余万匹。

  可惜就在这时甲午战争爆发,一年以后中日签定《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华设厂,于是一时间洋商纷纷到上海开办纺织厂,华盛纺织总厂无法应对洋厂的激烈竞争,年年亏损,免强支撑了几年以后,最终在1900年,经清政府批准后,盛宣怀以210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华盛纺织总厂,改名为集成纺织公司。至此,上海机器织布局也彻底变成了盛宣怀的私产。

  现在回想起这些经历,李鸿章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再想想洋务运动历经30余年,兴办的各种洋务企业不下百家,而现在存留下来的不过寥寥数家而己,其余不是停就是转卖给私人,要说30年洋务一事无成到是有些过分,但也确实是乏善可陈。

  想到这时,李鸿章的兴致也有些黯然,其他人不明就里,还以为他是年事太高,精力不济,而且纺织厂也参观得差不多了,于是田则楚将李鸿章及观察团一行人请到休息室去休息。

  坐了一会儿,李鸿章也对纺织厂应场的赞扬了几句,这时田则楚道:“李中堂,我们纺织厂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李中堂是第一个参观纺织厂的人,因此想请李中堂给我们纺织厂起个名字,并题几个字,这也是我们的光荣,还请李中堂能够赏个脸面。”

  李鸿章怔了一怔,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因此李鸿章看了看秦铮,想看看他的态度。

  秦铮呵呵笑道:“即然是田厂长的要求,就请中堂给面子吧。”

  见秦铮这样说了,李鸿章才点了点头,笑道:“既是如此,那么老夫也就不客气了。”想了一想,道:“实业兴邦,富国裕民,就是实裕两个字吧。”

  田则楚点了点头,其实起名就是图个彩头,李鸿章取“实裕”两个字,无论是字面还是寓意都不错,因此道:“谢谢李中堂给我们纺织厂起名。”说着,赶忙一招手,叫人将准备好的笔墨都拿过来,让李鸿章题字。

  厂名都起了,题字当然就不在话下,李鸿章欣然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天津实裕纺织厂”七个字,而且连写了三张,从中选了一幅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交给田则楚,另外又写了一幅“实业兴邦,富国裕民”的字,并且在所有的字幅上都盖上了自己的私章。当然田则楚将所有的字都收了起来,作为工厂的历史资料保存。

  请李鸿章给纺织厂起名,题字当然不是田则楚的个人行为,而是执委会授意的,一来是取名题字,都是很光荣的事情,也是给李鸿章一个面子,因为穿越者还是希望能和李鸿章搞好关系,尽管李鸿章是绝对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