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联军进攻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俄国一向以战斗民族自居,对其他各国的陆军,也就只有德军能让俄国人看得上眼;英国虽然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只是海上强国,至于陆军连英国人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南非的几万小小的“布尔”人,就能把英国陆军搅的焦头烂额,现在都没搞定;法国虽然是俄国的盟友,但在俄国人眼里也就是人傻钱多,法国陆军也就是在拿破仑时代风光了一把,打遍欧州无敌手,最终还不是栽倒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结果一败涂地,庞大的帝国也土崩瓦解,而拿破仑以后,法国陆军就更是不值一提了;美国就更不用说,陆军还不到十万人,只是运气好,占了一块不着边的土地,如果和俄国有领土接壤,早就被俄国灭了;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则直接被无视掉了;至于日本,在俄国人眼里,不过是一群会走路的黄皮猴子,连人都算不上。而清国的军队,俄国人认为那根本就不能算军队,因为日本都可以打清国打得满地找牙——连猴孑都不如,怎么能让战斗民族看得上眼了。因此放眼世界,也就是近几十年才崛起的德国才能让俄罗斯正眼看待。

  另一方面,昨天的战斗,显然是让俄军吃了大亏,死了六十多人,连敌人的毛都没捞着,虽然在昨天聚议时,其他各国的指挥官并没有说什么,但俄国人也看得出来,他们都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态,大有原来俄罗斯也有今天的意思。因此尽管今天联军出动,是帮俄军去找回场子,但莫兹戈夫中校知道,不能全指望联军,从那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俄军还是要靠自已的行动来证明,“战斗的民族”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在1853年-1855年爆发的第九次俄土战争(也称克里米亚战争)中,为了遏制俄罗斯向欧州的扩张、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联合对抗俄国,结果大败俄军,使俄国从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被迫签定了【巴黎和约】,将侵占的土耳其土地全部退还给土耳其,而发动这一次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因为无法面对俄军的全面溃败而在克里姆林宫服毒自杀身亡。

  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也加深了俄国国内危机,迫使继任的沙皇**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加速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基础。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之后,俄国的国力大幅提升,在1877年,俄国再次挑起第十次俄土战争,这次准备充份的俄军大败土耳其军队,将克里米亚战争失去的土地全部夺回,总算是报了这一箭之仇,并沒有辱没“战斗的民族”这个称号。

  现在眼看着敌军的人数并不多,在莫兹戈夫中校看来,俄军只要一个冲锋——甚致连冲锋都不用,只要俄军排好队伍,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