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低,仅以纺布为例,在19世纪中期,一个欧洲纺织厂的人工的生产效率大约是中国手工织布的15-20倍。再加上中国海关关税极低,既使是万里迢迢的从欧洲运到中国,价格也要远远低于中国的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

  结果就造成了中国的市场几乎全部都被洋货占领,每年都要产生大量贸易逆差,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富外流,对本国的民族资本发展,也是极大的阻碍。虽然在洋务运动期间,淸廷也成立了一些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如湖北纺织局,但一来是数量太小,形成不了产业规模;二来这些工厂的管理体制都极为落后,降底不了太多的成本,因此虽然在短时期内可以获得一些盈利,在整体上是无法和外国商品竞争的。

  而华东政府的工业产品在价格上对国外商品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当然目前的产能还不足,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有限,也形不成较大的冲击,不过这样一来也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华东政府的工业化还没有成熟之前,引起外国资本的注意力。

  这次华东政府有10个工厂都在上海的商业中心租了商铺,而且全部都是生产日用品,布匹、火柴、食盐、五金制品、木制品等等,并且批零兼营。几乎上海所有的商人都来参加商业中心开业典礼,见海外华人的商品价格便宜,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双方不仅签定了20万两白银的商业合同,而且还达成了不少不底于50万两白银的协议,在庆典结束以后再慢慢的谈。

  在庆典期间,徐济超、叶岩福又和上海的商人代表举行了会谈,回答了商人们的问题,又对华东政府的商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条件都做了详细的价绍,并且代表华东政府向商人们保证,政府一定会保障商人的私人利益,同时极力的邀请商人组团去青岛、天津考查等等。

  其实华东政府对商业的态度、对投资商的优惠政策在以前都进行过详细的宣传,上海的商人们基本都知道,只是不太敢相信,因为这些条件实在太优厚了,优厚到上海的商人们都不敢想像,不过有徐济超、叶岩福做出保证,让商人们也相信了几分。而张謇则代表上海的商人做出承诺,在新年以后,一定会组成一个商人考查团,到青岛、天津去进行实际考查。

  庆典就这样完美的结束,但上海商业中心的热度去不降,在庆典结来的五天时间,每天的顾客人数都达到万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份人自然都是冲着电影来的,但也有相当一部份人则是来寻找商机,或者是打算在商业中心租间商铺,再不就是在上海新区里租一块地,修建房屋,因此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样的局面也让杨育新十分高兴,证明庆典的花费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