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九章 工业成就(五)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不仅是监视潜舰在水下的行动,同时还要监视*在海中的运行轨迹,以确定潜射*的性能,找到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一行军舰来到测试的海域,潜艇艇长胡伟下令潜艇下沉,虽然潜艇在海中是不能使用无线电通话,但可以放出浮动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因此在海底也同样可以和其他军舰联络。

  胡伟下令之后,潜艇内部也是一阵忙碌,因为潜艇的下沉,一方面要打开压水舱的闸门,注入海水,而且注水必须先注艇首,这样才能确保艇首向下倾斜;另一方面还要调整水平舵,配合压水舱注水。

  “报告艇长,注水80吨,潜深15米,倾斜12度,航速5节。”

  胡伟一手抓住扶手,道:“停止注水,恢复平衡。”

  虽然潜艇的最大潜深是100米,但在这个时代的实战中,潜艇基本不会下潜到50米以下,因为这个时代的潜艇在海底还是靠目视力前进,到了50米以下的海底,能见度不会超过100米,基本就失去了价值。而且这个时的*也不能在低于30米以下的海底发射。因此除非是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否则潜艇一般的活动区域都是在海面以下50米距离以内。

  潜艇恢复了平衡之后,胡伟又下令放出浮动天线,和水面舰艇取得联系,同时又升起潜望镜,观察目标崖壁的方位。

  潜望镜升出水面,胡伟贴在观察孔上,看了一会儿,道:“左转舵11度,保持航速不变。”

  这时通讯兵向胡伟报告,己经和昆明舰恢复了联系,胡伟道:“向他们通报,我们要发射*了。”然后又命令道:“一号*发射管注水。”

  其实水下发射*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发射管的尾部注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挤压将*推出发射管,然后靠*自身的动力推动*前进。因此在发射*之前,首先要将*发射管里注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压缩空气的功能。

  不过在*发射之后,*发射管应立刻关闭,而空气则由设在*发射管口附近的空气回收舱吸纳,这是防止空气进入海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而爆露了潜艇的行踪。

  这时潜艇距离崖壁的距离大约为630米,基本也是这个时代*的有效射程,而*跑完这段距离,大约需要40-45秒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潜艇能够行动的距离大约是150米,基本是无法逃离当场的,只能下潜到最大潜深,以隐藏自己的行踪。

  “一号*发射管注水完毕。”

  “发射。”

  随着胡伟的一声令下,潜艇猛然一颤,在艇首的瞭望窗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从潜艇的底部射出了一道水线,向前方延伸。

  而在水面上的昆明舰,早己打开了舰首的艘壳声呐,严密的监视着海底的情况。在昆明舰的指挥室里,在主显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