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一章 李鸿章之死(二)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只有李鸿章一个人享受这样的殊荣。更何况是派李莲英李大总管亲自传旨,在大清国能有几个人能够劳动李大总管大驾的。

  宣读了圣旨以后,李莲英又恭恭敬敬给李鸿章上了三柱香,又向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说了几句“节哀顺变”之类的安慰话,这才告辞回宫去了。

  本来李鸿章在清廷就是位高权重,而朝廷对他又是恩加有甚,因此王公大臣们自然也都不敢怠慢,和李鸿章交情好的自不必说,能够亲自来拜奠的决不会遣派家人,有些文采出众的人,还写了挽联,张之洞还亲自给李鸿章写了一篇祭文,袁世凯也专程从天津赶来,并给李鸿章守了一夜灵,而既使是李鸿章的政敌对头,也都派遣有头脸的家人来拜奠,总体看来,李鸿章的葬礼是相当的风光。

  7天以后,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以及张佩纶、李经璹扶灵回乡安葬,几乎整个京师的官员都来相送,送行的队伍排出20多公里。李鸿章在北京的住宅改为他的祠堂。

  而等李鸿章的灵柩走了以后,在朝中的一场明争暗斗也立刻展开,现在李鸿章是军机大臣,名副其实的李中堂,而李鸿章死了,就空出了一个军机的缺额,当然军机大臣的数量本来是不固定的,多一个少一个都可以,但现在清政己经从庚子国变中恢复过来,而新政也搞了4年,因此慈禧也想对军机处进行一次大的改组。这一来自然有许多人都生出争取一下的想法。

  就在李鸿章的灵柩离开北京之后的第二天,清廷正式下旨,公布了新的军机处名单,军机领班仍然是庆亲王奕劻,其他人是张之洞、瞿鸿禨、醇亲王载沣、世续、那桐、鹿传霖、袁世凯。其中后4人都是第一次进入军机处,整个军机处换了一半的人,动静不可谓不大。而对清廷的政局影响,更是深远。

  现在的清廷政治局面十分复杂,派系众多,当然这也是慈禧刻意造成的局面,而各政治派系中,势力最大的是以庆亲王和袁世凯为首的实权派。

  在庚子国变以后,袁世凯就在努力的拉陇自己和庆亲王的关系,因为这时清廷由亲王担任军机领班己成为惯列,而庆亲王的资历最老,并且又得慈禧的信任,因此袁世凯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由庆亲王担任军机领班,而袁世凯要巩固自己的权势,自然要和庆亲王交好。而庆亲王又一向贪财,于是袁世凯投其所好,大笔大笔的银子奉上,两人的关系也迅速升温,最终结成同盟。

  其实庆亲王虽然一向给人以贪财平庸的印像,但也绝不是无能之辈,否则也不可能在清后期的政坛上经历数十年不倒,并一步一步熬成军机领班。庆亲王当然知道,军机领班这个位置是众矢之的,毕竟大清的亲王还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