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二章 李鸿章之死(三)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利用实权派做事,用其他几派系牵制实权派,并互相掣肘。而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是体显慈禧把政治权谋己经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而新的军机班子组建之后,刚刚进入军机处袁世凯立刻上奏朝廷,请求派官员出国考察其他国家宪政,为中国的立宪做准备。

  原来日俄战争虽然还没有结束,但这时日本己经取得绝对的优势,而且在战场上取得相当辉煌的胜利,在中国的媒体舆论看来,日本蠃得这场战争,己经是稳操胜券了。

  但总结日本能够战胜俄国的原因,中国舆论基本都归结为是立宪政体对专制政体的胜利,因为日本是立宪国家,俄国是专制国家,立宪国家对专制国家的战争,立宪国家一定胜于专制国家,因此中国想要富强起来,就必须立宪。有的媒体把华东政府也拉进来,说华东政府也是实行立宪制度,才能在庚子国变期间击败八国联军,可见立宪强于专制。

  其实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够把立宪政体的本质弄清楚,更是没有把日本战胜俄国的根本原因搞明白,日本能够战胜俄国,和两国的政治体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不是主要原因,而且严格来说,日本也不能算是标准的立宪国家,而俄国的专制程度,其实也比清廷好得多,而华东政府的制度更是和立宪政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华东政府也并没有作解释。

  于是从1905年初,在中国就形成了一股要求朝廷仿效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的舆论风潮,包括相当一部份地方督抚大员、士绅、乡贤,驻外使臣等也都上书朝廷,要求立宪。袁世凯的这个建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而袁世凯的这个建议,也在清廷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首先是在军机处里,除了庆亲王支持袁世凯之外,张之洞不置可否,其他5个人全都反对,由其是世续、那桐直接就和袁世凯吵了起来。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并没有把立宪政体弄清楚,但还是了解一点的,立宪和原来中国政治制度最大的不同在于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但对中国这样一个施行了数千年高度专制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肯定会引发极大的争议。在某些官员,由其是满族官员看来,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足可以抄家亡门了。

  其实袁世凯提出这个建议,是有自己的考量。袁世凯能够发迹,戊戌政变是一个关建点,在戊戌的关建时刻,袁世凯选择投靠到慈禧这边,为自己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袁世凯飞皇腾达之际,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得罪了维新派、得罪了光绪,逃到海外的维新派更是将袁世凯视为维新的叛徒,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

  当然,在当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