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章 心痒的内相_国公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了,在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之后,他便可以做成你所想要的东西。

  有了这样一个大才的相助,沈傲的野心是越来越大。

  这并不是指他对于权势上的野心,指的是他对于文明上的想法。

  古时有四大文明古国,可为什么到了后来只剩下中华文明还渊远流长着,不就是因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文化吗?可即便是如此,也依然还是有不少的经典文明消失不见。说到底,还是人们对于文明没有足够的认识,不知道这种瑰宝是应该好好珍惜和保护的,这也与读书认字之人太少有着很大的关系。

  沈傲并不是什么圣人,他也不知道以后的历史会如何的发展。可是即然来到了这里,力所能及之下他总是要做一些什么的。比如说扫盲就是他想要做事情之一。

  历史之中,在大华夏成立之前,文盲率是相当之高的。清朝在90%以上,宋明会稍低一些,应该在85%左右,其他朝代只会更高。总体来说,自北宋灭亡,北方识字率总体非常低,也许在个位数。南方相对要高一些,特别是江南,据说可以达到15~20%。(这里的识字,显然是指能阅读普通文章的水平。那种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不算识字)

  百姓没有文化,会形成短视,这不指是目光上的短视,还有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想去改变,让他们多识字,多了解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沈傲要做的就是先弄出活计印刷,接着就会弄出一些书籍来,像是什么初期的三字经啊、百家姓呀,只要百姓有了文化,他们就会推动这个世界发展,即便是有一天,沈傲不在了,有着足够文化底蕴的汉人也可以继续的向前而走,终有一天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会走到这个世界上的巅峰位置,受万族敬仰。

  为了这个大事业,沈傲已经决定多印书籍,初期以免费发放,或是收取低成本的文式来推广。像是这样造福于汉人的大事业,纵然就算是赔些银子,他也是愿意去做的。而这种胸襟正是当代之人所没有的,即便是被称为当代大文豪的内相杜晋也是如此。

  杜晋有才。

  可有才不代表眼光深远,不代表就可以做成大事。

  杜晋的才气可以用来教书育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对错,什么叫做善恶。可若是真让他去治国的话,甚至是治理一地,怕能力也是不够用了。

  但杜晋并不这样认为,或是说他也没有想过去治理一地。他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怎么弄出传世之作来。之前曾桐所送来的《东周列国志》的开篇算是真正挠到他的痒处,让他心动不已。

  虽然这一次送来的只有两篇,且其中多以白话文的方式讲出那段历史,却也足以让杜晋震惊。在反复的阅读之后,他便想着接下来会写些什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